共享单车正陷倒闭潮,美团、宝马的共享汽车命运又将如何?

OFweek物联网 中字

2016年4月,摩拜单车率先在上海上线,进入城市化运营。6个月后,ofo 小黄车也走出校园,中国的共享单车由此进入疯狂发展期。随后,小蓝、小鸣以及五花八门的众多共享单车迅速遍布大街小巷。然而,仅仅一年多时间内多家共享单车公司纷纷宣布倒闭。

6月13日,运营仅5个月的悟空单车,因资金匮乏退出共享单车市场;时隔8天,3Vbike 公告因大量单车被盗,宣布自6月21日起停止运营;8月町町单车因资金链断裂而停止运营;9月29日,酷骑公告因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公司作价10亿元被四川某公司收购;11月15日,排名行业第三的小蓝单车也突然宣布倒闭,押金未返;11月23日,小鸣单车被爆出 99% 员工被裁,CEO 陈宇莹离职。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的已披露数据显示,倒闭、停运或是转让共享单车的平台已经有60余家,加上未披露的平台,这个数字可想而知。

共享单车行业正陷倒闭潮,共享汽车市场似乎欣欣向荣,美团、宝马等巨头正在积极布局市场。

美团、宝马入局共享汽车

我国的共享汽车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市场上的共享汽车并不算多,例如EV CARD、盼达用车、途哥、Go fun、EZZY等是常见的几款,不幸的是EZZY已于今年10月宣告倒闭。在其余的四家共享汽车企业中,首汽集团旗下的Gofun遥遥领先。Gofun出行已完成北上广、武汉、西安、三亚等20多个城市的布局,活跃用户数为88.3万,全国车辆数突破1.5万,在运营布局、技术管控、资源调配等方面已积累了先发优势。

目前,美团的分时租赁共享汽车业务已经在成都的郫都城区展开试运营,名为“美团租车”,这款App已经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到。目前只有大众朗逸和大众桑塔纳两款燃油车型,按照用户地图上的可用车辆猜测运营车辆大概在50到100辆左右,订单依旧按照“时长+里程”来计算。

美团也将采用与某几个车厂、租车公司以融资租赁的合作方式“拿车”:前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可能都会有布局,但后面可能会以新能源汽车为主。

除了美团之外,据外媒最新报道,宝马公司最近表示,从12月开始在中国推出首个正式的汽车共享项目将在成都进行,使用的车型为i3电动汽车。本次宝马在成都将率先投入100辆i3进行运营,在到达目的地之后,用户无需将车归还到固定的停车场。宝马经理Thiemo Schalk表示,希望在成都实现真正的流动还车。若能真正实现流动还车,可谓扫除了制约共享汽车发展的一大障碍。

随着全球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加之中国各地陆续对私家车采取限制销售的措施,宝马和美团同事瞄准了中国共享汽车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此外,滴滴似乎也有动作,滴滴分管汽车业务的副总裁杨峻11月曾公开表示,滴滴要成为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运营商,这似乎暗示滴滴在为入局共享汽车领域提前铺路。

入局之后,距离盈利还有几多坎坷

纵观共享单车倒闭的原因无非是资金匮乏、资金链断裂无法支持运营,对于共享汽车来说同样如此,入局并不难,保证平稳运营才是难题。此外,入场较早的Go fun、盼达用车、Evcard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起了一定的资源壁垒,对于共享汽车的后来者们来说,市场开拓的难度不容小觑。

停车站点是共享汽车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开发站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成都来说,四川交通投资集团掌握着成都市内的所有的公共停车和道路停车点。而目前成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Go Fun公司,已于今年2月与四川交通投资集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并且随后上线了Go Fun川交的合作项目。如果路边停车位的数量提上去,对共享汽车运营效率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此外,停车站点的资源几乎是各家独占的,盼达用车目前在成都拿下了两百多个停车站点,已经签了合同,每个站点可容纳10到20个车辆。毕竟一个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对于美团和宝马两个新入局者想在成都拓展停车位资源就比较困难。

对于美团和宝马来说,停车网点、充电网点的部署和拓展只是基础工作,要想实现盈利涉及的环节很多:每日每车的成单数量、运营成本、车辆折旧成本、加油充电的调度等等,都是共享汽车公司需要系统考虑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效都无法实现盈利。今年10月,仅仅运营一年半就宣告倒闭的 EZZY 就是典型例子,一旦融资耗尽而共享汽车业务还没有实现正常盈利,距离倒闭的命运也就不远了。

当然,作为估值已飙升至300亿美元的美团来说,有足够的能力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在共享汽车项目上进行探索,或许能够走出一条光明大道。而宝马DriveNow项目目前在欧洲13个城市共投入了6000辆汽车,其中15%的比例是i3电动汽车。在美国,ReachNow服务提供了1400辆宝马和Mini品牌汽车,已经在三个城市投入运营。可以说,宝马在共享汽车领域已经有自身的经验,成都只是其进一步扩大规模而已,或许并不存在难题。非常期待两大巨头入局后,共享汽车行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