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RFID标签(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其基本结构由电路、天线和RFID芯片三部分构成。当RFID标签进入读写器天线覆盖的磁场范围后,由于电磁感应定律,RFID标签会产生感应电流来驱动自身的电路,并由天线发送出存储在RFID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再由读写器的天线接收。
构建一个RFID应用系统,首先要建立一个局域网,其次还要有RFID标签的编码器、打印机、读写器、运行RFID中间件的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以及数据处理计算机。
RFID标签的种类纷繁复杂,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主动式RFID标签;根据供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有源和无源RFID标签;根据封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纸质、塑料和玻璃RFID标签;根据工作的频率的不同(RFID标签工作的频率在ISM波段),可分为低频、中高频、超高频以及微波RFID标签;根据读写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只读式和读写式RFID标签。目前最小的RFID标签能做到如同微粒一样的大小,肉眼很难识别。
应用场合:珍稀动物的追踪、海关对于物品的检查、二代身份证、门禁等,涵盖领域十分广泛。
优点:RFID技术具有绝对防伪性、加密技术、全程溯源等优势,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系统可以一次性读取很多电子标签,有些无源RFID标签在读取时距离小于1m,而有源RFID标签最远的识别范围可达上百米,RFID标签的这些优点都使得各关口对于货物的检查效率大大提升。
缺点:制造工艺复杂。
讲到这里,你很可能会感到疑惑,RFID标签的应用范围如此之广,那它又是如何保证产品标识的唯一性的呢?
RFID标签目前有三大编码体系,EPC Global RFID标准、UID RFID标准 和 ISO/IEC RFID标准。就拿EPC Global RFID标准中的 EPC-96Ⅰ来讲,其数据结构是96位的,其中前8位表示版本号,接下来28位可表示全球2.68亿个不同厂家,再后面24位可表示某个厂家的1.68 ╳ 107类产品,最后剩下的36位可表示某个厂家某类不同的687亿件产品。怎么样?这么描述一下您应该就知道了,完全不用担心会有编码不够用或重复的情况。
粘贴式RFID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