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
中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部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属于第二代系统)。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预计到2018年,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到2020年,建成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3、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
“格洛纳斯”系统标准配置为24颗卫星,而18颗卫星就能保证该系统为俄罗斯境内用户提供全部服务。该系统卫星分为“格洛纳斯”和“格洛纳斯-M”两种类型,后者使用寿命更长,可达7年。研制中的“格洛纳斯-K”卫星的在轨工作时间可长达10年至12年。
4、欧盟“伽利略(Galileo)”卫星定位系统
系统由轨道高度为23616 Km的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卫星,3颗备份卫星。卫星轨道高度约2.4万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截止2016年12月,已经发射了18颗工作卫星,具备了早期操作能力(EOC),并计划在2019年具备完全操作能力(FOC)。全部30颗卫星(调整为24颗工作卫星,6颗备份卫星)计划于2020年发射完毕。
其它精确定位技术
1、基于移动通信基站的定位技术:传统3G、4G网络功耗大,价格偏高
2、基于RFID的定位技术:只能在特定的地点对物品进行监测,无法满足资产的实时位置监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