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很烧钱”,对百度却是“功大于过”

虎嗅网 中字

爱奇艺“功大于过”

百度为发展网络视频业务的付出代价可归纳为两大类,牺牲毛利润率和提高费用率。

2011年百度毛利润率尚为73%,2015年跌至59%,此后一直在低位运行。

百度营收成本包括流量获取(TAC)、带宽、折旧、运营成本及内容成本。2017年,这五项运营成本总计368亿,其中内容成本达134亿元(爱奇艺花了126亿)。

2017年,五项运营成本合计占营收的43%。内容成本增速惊人,2014年为4%,2016年增至11%,2017年22%。

剔除爱奇艺(营收、成本、费用从百度相应数据中分别剔除),百度毛利润几乎没有变化,毛利润率却是不可同日而语。2017年,百度毛利润(毛利润1)为417亿,若剔除爱奇艺则毛利润(毛利润2)为418亿,毛利润率分别为49%和62%。

爱奇艺对百度毛利润几乎没有造成影响,对经营利润则不然。假如剔除爱奇艺,2017年经营利润可达196亿,经营利润率达29%。

最终,爱奇艺使百度净利润率跌了5~9个百分点。2017年百度净利润183亿、净利润率22%。剔除爱奇艺,净利润可达220亿,净利润率33%。

百度最新市值约为870亿美元,市盈率刚好是30倍。爱奇艺令百度少赚了37亿,大约损失175亿美元市值。但没有爱奇艺,2017年百度的营收增速就只有13%,2016年更是会出现负增长。

通过对中概股的长期观察,发现市值与营收增速高度正相关,巨亏损不怕、就怕经营收增速放缓。当年去哪儿网、京东亏那么多股价仍然蹭蹭地涨;唯品会屡遭做空,依然“妖气十足”,营收增速一回落,股价应声腰斩。

假如没有爱奇艺,百度说不定只能获得20倍市盈率,市值4400亿(220亿×20倍),约合695亿美元。

爱奇艺“很烧钱”,对百度却是“功大于过”。

爱奇艺上市之后

在财务上,对被投资企业有两种处理方式:成本法和权益法。

采用成本法编制报表无须确认子公司营收、利润等方面的数据,只需关心两点:一是被投资企业公允价值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二是现金分红。

例如原始投资5000万,占股10%。如果被投资企业上市后市值为10亿,则投资方获得5000万投资收益。假如标公司市值又涨到了20亿,投资方可以再确认1个亿投资收益(与被投资企业盈亏无关)。如果被投资企业每年拿1000万分红,投资方每年可确认100万投资收益。

权益法直接反映投资方在被投资企业享有的“投资者权益”,即净资产。被投资企业盈利1个亿,假如不分红、不回购,净资产就会增加1个亿,持有80%股权的大股东确认8000万投资收益(另外2000万归小股东)。

如果被投资企业是溢价收购的,则会形成商誉,母公司需要对商誉进行摊销或“减值测试”。比如花1亿取得净资产1000万的公司80%股权,投资方要在资产负债表上计7200万商誉。假如商誉分10年摊销,而每年分红加上按股比分享的净利润不能覆盖商誉,投资方就惨了。虎嗅财报分析专栏于3月2日以掌趣为例进行了讨论,详见《靠并购做大的掌趣,将被商誉拖垮》。

百度是爱奇艺的控股股东(Controlling Shareholder),按惯例将采取权益法合并报表。

爱奇艺上市后百度持股比例约为60%,“少数股东”将承担40%的亏损。

百度可一面将爱奇艺“圈”在自家生态圈,一面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债权融资,还立杆见影地减亏十几个亿,可谓一举三得。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