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腾讯最近两个月始终在风口浪尖上。微信订阅号的改版,已经在朋友圈刷屏,围绕其是否开始做信息流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人说腾讯除了微视之外,终于要拿微信这个杀手锏正面挫一挫今日头条的锐气,看来头腾大战距离偃旗息鼓,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最近两天又有自媒体发文细数腾讯的两难,业内都知道此人就是从腾讯离职的程苓峰(卢泓言),所以文章一出,留言区就看到了Pony马化腾的身影。从前段时间《腾讯没有梦想》开始,再到若干年前媒体一篇引爆腾讯负面评价的文章《狗日的腾讯》,从被抨击抄袭模仿,转向合作投资。
没想到,那时候万众反对腾讯的垄断与抄袭,现在腾讯拿出胸怀征服了大家,却被质疑没有激情和梦想。更可怕的是,有人直言这让腾讯陷入两难境地。那么事实上,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一、没落的大公司
任何公司都会被历史所淘汰,被技术所革命。科技公司的生命周期似乎比任何公司都来的更快,更早。Nokia、Yahoo、Cisco、Ericsson、Intel、Motorola……这些曾经闪亮的世界500强,正逐步消失在商业发展的浪潮中。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
一是传统业务的衰落
轰然倒下的Nokia、Yahoo和日子不好过的Cisco都是已经被市场浪潮验证过的。
Nokia这个曾经在手机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科技公司,在功能机迈入智能机的新纪元里,不仅掉队,最可怕的是丧失了创新的原动力,不愿意改变最终被市场抛弃;Yahoo在几轮人事大变动后,决定在搜索引擎上利用Google的技术,帮助其在市场上股价大幅飙升,也让后者知名度大增,最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Yahoo创新上的失败,让Google跃上互联网的历史舞台。
芯片产业曾经的绝对大佬Intel。 PC时代在桌面芯片领域如日中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节节败退。Intel的传统业务随着科技进步,走向衰落是必然结果。Intel本来一直是苹果和高通首选的合作伙伴,却因为考虑到移动芯片市场的利润率低,拒绝合作。尽管后期Intel奋起发力,无奈市场格局已定。曾有统计数据显示,搭载Intel Atom芯片的设备仅获得了区区1%的市场份额,这位芯片巨头沦为一名尴尬的看客。
业绩报表更是糟糕的可怕,在2013年、2014年、2015年移动芯片业务分别亏损31亿美元和42亿美元、32亿美元。
二是缺乏生命力的新业务
哪怕已经贵为现在世界五大互联网的科技巨头,Google也面临着各种挑战,至今都还在未能从社交领域撕下一块市场而悔恨,收购Moto的投资失利更是世人皆知,虽然握着Android系统,却没有像苹果一样深入人心的硬件支撑。另外一边,经历了“隐私门”股价暴跌的Facebook似乎正在经历一场焦灼的炙烤,已经是世界级的社交大佬,面临Snapchat的奇袭,也是毫无还手之力,同类型抄袭产品Poke从轰轰烈烈到如今默默无闻。
Cisco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早在2011年它就宣布战略转型之路,并向市场释放出专注数据中心业务,在传统硬件之外,寻找到软件、服务等领域的新增长极。立志从设备供应商转变为IT供应商,然而新业务却严重缺乏生命力。
2014年,其路由器、交换机两大发家产品占比仍然高达半数,而被寄予厚望的数据中心业务只占据6%的市场份额,无线通信只占据5%,服务占比保持了23%左右。
在转型的2015财年的年报显示,服务类收入占比保持23.2%,相比2014财年下降0.1%。具体到业务收入上,路由器、交换机等仍占据总收入近半。而数据中心业务只有32.2亿美元,仅占据总收入的6.55%,2014财年也仅占据5.60%。思科的创新转型,似乎尴尬与狼狈更多。
为什么大公司们纷纷失去了梦想?让自己陷入难题?那么我们试着探究什么是公司的梦想。笔者认为一则是大胆的创新。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东西创新、产品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形态想象力、或者架构的创新。二则是进取的野心。不能墨守成规的偏安一隅,人要学会打破生活的舒适圈,公司同样需要打破利润的舒适圈,不断的延伸和扩展商业边界,要像亚马逊说的一样,战无边界。
以上,笔者称之为大公司的梦想。
纵观这些影响世界的大公司,似乎也没有比腾讯更伟大的梦想。 我们来讨论一下,大公司的追求梦想的创新之路上,科技巨头们做的怎么样?他们又会否陷入两难?
二、 同源性创新与协同性创新
笔者把科技巨头们立足于传统业务(产品)模块做的业务扩张定义为同源性或者协同性创新。比如Intel从做桌面芯片到做移动芯片,Amazon从卖书到卖鞋子、衣服等消费品,百度从搜索做地图,又或者腾讯从新闻门户到视频网站、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等……
你会发现,在同源性或协同性创新上,有些巨头很失败,有些巨头很成功。我们就横向对比一下BAT的视频网站以及国际巨头们的视频网站发展情况。
在中国视频网站的江湖里,YouKu从命名开始就一直瞄着美国的YouTube来对标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这个赛道领头羊。为了抢占这个赛道,百度打造了爱奇艺、腾讯上线了腾讯视频、网易搜狐新浪纷纷上线视频,还有乐视、酷6这样的行业搅局者。
但是结果呢,从门户网站内生性创新打造的视频网站,腾讯完胜新浪+网易+搜狐,乐视、酷6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市场最后留下了优爱腾,战争很惨烈,惨烈到优酷从第一滑落到现在的三家末位;爱奇艺在上市时都在亏损,并且破发;腾讯视频从最初的连内部都不看好,到现在成为腾讯近些年内容输出的主平台,以及主流视频网站。这些都证明了论创新与超越,腾讯从来没有落下。
在国际视频网站的江湖里,失败的不止百度和阿里巴巴,还有Facebook和Google。
Facebook在2017年发布的的业绩报告里,不断的提到视频,因为他们看到了视频在未来5G网络下的爆发前景,但是至今并没有一个视频网站亦或者产品,只有嵌入Instagram短视频和Watch Tab功能,显然在视频赛道上,没有拳头产品。
Google最初基于自己的流量入口尝试做了Google video,失败后不得不花大价钱收购YouTube,可是让人遗憾的是至今后者都未盈利,并且在该赛道上的竞争力也不如对手Netflix,版权产品和自制节目严重缺失。
腾讯为什么能做成其他大公司没做成的视频产品?原因很简单:
1. 基于社交基因的关系链;
2. 精准把控用户喜好,提前预订IP剧;
3. 自制节目的打造。
这里,我想再说一个有趣的现象,Facebook一直想做基于手机端助手类产品,举全公司之力打造了产品Facebook home,这是一款对标苹果App Store的产品,本意是抢下更多流量,构建Facebook生态圈,但是始终没有做起来。同为社交大佬的腾讯却做出了手机管家+应用宝抢占手机终端市场,并且从老对手360手机助手里抢下来大量市场份额;同样布局的百度在收购91助手后,百度系竟然在应用分发赛道从一枝独秀沦落到如今百花齐放;至于阿里的PP助手,哎,不提也罢。Google系的安卓市场,由于开源性的基因,在市场上份额被同类型产品吃掉很多。
除了视频产品之外,需要特别提到Facebook在社交领域一次非常大的失败,作为全球社交霸主,同源性创新上本该最具有优势,却在阅后即焚社交产品上惨败。在屡次三番收购Snapchat未果后,竟然抄袭了两款同类型产品Poke和Slingshot,并且接连阵亡。
以Slingshot下载为例,在AppStore上架的第二天,网民充满好奇,Slingshot在美国的下载量,一度让其进入了美国地区iOS免费软件前50名中。不过根据移动互联网市场调查公司“APPAnnie”,Slingshot随后的下载量出现了直线下跌,目前在美国地区,免费软件前1000名中,居然找不到Slingshot。
安卓版的境遇也是同样惨淡。根据GooglePlay数据显示,Slingshot累计下载量在10万到50万之间。而在安卓生态圈内,这个成绩仅仅达到一个创业公司的及格线,与Facebook巨头身份严重不符。
结果,我们也只能感叹一句,Facebook没有梦想、Google没有梦想、百度没有梦想、阿里没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