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联网角度分析摩拜和ofo谁更胜一筹?

OFweek物联网 中字

关于智能开锁方面,目前二者都主推蓝牙开锁方案,因为蓝牙模块独立,具有超低功耗的特点。

关于定位方面,摩拜单车的定位功能及准确度一直是优于ofo,但是ofo也已经慢慢追赶摩拜。

共享单车的确解决了许多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这当然也是它还能存在市场的原因,便利又便宜,绿色又环保。但是,共享单车存在的弊端也不少,比如目前所有共享单车的平台都不能约束用户对单车的破坏或非法占有,也是我们经常根据地图找车,最后找到的都是坏单车,要不被私人占有,就是二维码被破坏了的,甚至是残缺的车体。这种情况是比比皆是。故障单车没有醒目的标志,会耗费用户的时间,应该在第一个用户发现故障后发送消息到后台的时候,后台应该发送一个指令到单车,然后有显示灯亮起之类的提醒,这样在下一个用户发现单车后就明白这辆单车已故障,而不是等到用户去开锁或者骑行的时候才发现故障,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用户的时间。

除了这些,还有单车的投放密集度还是不够,用户经常是凭着运气去找单车,所以企业应该思考下如何优化投放密度但又不至于资金投入过剩。一些平台上的手续问题也存在漏洞,很多用户都曾在网上吐槽押金太难退了,应该提高还款速度并且不能出现不退还的情况。

技术上的要求需要企业去创新,去突破,任务很艰巨,但是这是一个不能逃避的问题,摩拜和ofo谁将成为“独角兽”,最关键的还是技术,因为这是一个物联网的时代,时代在进步,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小型的“物联网+互联网”应用,目前存在的漏洞,大部分需要技术去弥补。

我们一直说智能,共享单车作为绿色出行环保工具,在这个被环境污染而困扰的地球,人们都在鼓励绿色出行,那么,可以通过在共享单车上融入智能增值元素,提升用户体验,也为企业获取更大的价值。比如在现有的共享单车上加入充电功能,可以选择两种形式,一种是收费充电,一种是机械充电,就是将自己骑行产生的动能转化电能。或许也可以和健康结合,在APP上记录用户消耗的卡路里,当达到一定数值时可以获得相应奖励。又或者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环节,比如送一句话或者推荐一首歌给下一位用户,这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方向。

当然,这一切的技术改进不仅依赖企业,作为用户,应该提高素质,文明用车。共享单车的市场看似饱和,其实才刚刚兴起,后面的挑战还很艰巨。摩拜大战ofo,谁输谁赢,难以预测。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