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从七个国家大撤退,坚持不卖身的戴威还能抵抗多久

米卡迪MIKADI
关注

ofo从七个国家大撤退,坚持不卖身的戴威还能抵抗多久

8月8日,知情人士透露,ofo正准备退出韩国市场,将重心转向国内。而这距ofo进军韩国还不到一年。近一个月来,ofo海外业务持续萎缩,如果加上韩国,海外撤出的国家和地区将增至8个,但这似乎还并不是终点。有业内分析指出,接下来这份名单可能还会加长。

国内市场摩拜和哈罗来势汹汹,国际市场又节节败退,“卖身”传闻缠身的ofo还能坚挺多久?

ofo的海外大撤退

8月8日,据韩国媒体报道,ofo正准备退出韩国市场,将重心转至国内。消息人士称,ofo最近开始准备暂停在韩国的运营,大部分韩国市场雇员已经被“停职”。

事实上,不断收缩海外市场,对于ofo来说早已不再是新闻。据公开报道,近一个月来,ofo被曝撤出或暂停部分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7个,包括印度、以色列、中东、澳洲、德国、美国、西班牙等。

7月8日,ofo宣布停止中东地区及以色列的运营业务。这一地区的业务只开展了不到半年。

7月10日,有澳大利亚媒体称,ofo将在60天内结束澳大利亚的运营业务;18日,德国媒体报道,ofo将在未来几周退出德国市场;19日,《华尔街日报》又传出消息,ofo将关闭美国部分城市业务。

7月25日,外媒报道称ofo放弃了英国多个小城市。更早之前,ofo宣布关闭印度业务。

ofo将撤出美国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当地法规。其在回应中也提到海内外用户行为习惯不同(例如悉尼用户每天平均骑行的次数仅为0.3次),用户蓄意破坏单车,以及乱停放等公共管理问题。但直接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ofo没钱了。

戴威还能抵抗多久

除了不断收缩的海外业务,ofo在国内市场也面临很大挑战。

摩拜背靠美团,哈罗有阿里撑腰,独自奋战的ofo显得势单力薄,而ofo“被收购”的消息也从“月经帖”变成了“日更帖”。8月3日,有媒体称,ofo收购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是滴滴与蚂蚁金服联合出资收购,作价14亿美元,同时还将另外承担ofo 2亿美元的债务。不过,ofo随即便否认了该消息。近几个月来,“收购—否认—收购—再否认”的套路似乎成了ofo的家常便饭。

但不可否认的是,ofo已处在挣扎边缘,此前加速扩张的态势也一去不复返。外界看来,从去年年底开始,ofo就一直在死扛。供应链欠款、用户押金挤兑、资金链即将断裂传闻对风雨飘摇的ofo造成一次又一次的暴击。面对困局,戴威一直在做着抵抗,但ofo的形势似乎越来越糟。

在共享单车免押金成为行业大趋势,ofo却在今年6月份,全面取消信用免押金,而摩拜则在7月份宣布全国范围内免押金,更早的3月份,哈罗也宣布全国免押,收割大批用户。

此外,ofo在多个城市调整收费计算标准,也遭到不少用户质疑其变相涨价。对此,ofo回应称,“这不是涨价。是我们为更好服务用户,根据用户不同用车需求,探索更趋合理的计费方式。”但总的来说,ofo确实提高了骑行价格。

为了提升用户活跃度,ofo、摩拜、哈罗近期又开始了新一轮价格补贴战,推出了年卡活动,摩拜年卡价格为240元,哈罗年卡价格为120元,ofo年卡目前限时99元(原价199元)。

与此同时,三家公司也都推出了邀请好友返现活动,摩拜用户邀请好友购买后还可获得现金奖励,成功邀请一位好友奖励20元,两位奖励30元,最高可累计获得奖励1000元;哈罗单车用户邀请好友成功用户后可获得5天免费骑行卡;ofo小黄车成功邀请一位新用户最高可获50元奖励,两位奖励100元,累计奖励不设上限。也就是说,ofo的让利力度是最大的。

8月7日,继红包年卡现金补贴用户后,ofo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现金补贴,上线“福车红包”活动,用户解锁且骑行“福车”后,可获得最高99元“福车”红包现金奖励。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边发布自己盈利以及红包战的消息,另一边市场上有卖身消息放出,而交易对方却毫不知情,很大可能是ofo自己放出的消息,又自己出来辟谣,说到底也是为了更好的估值。”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ofo投身滴滴,必将面临被低估的困境。加之双方曾因融资和发展路径的冲突而产生嫌隙,收购完成后,高层彻底换血、创始人戴威出局将是大概率事件,而这也是戴威一直抵抗的原因。

多位观察人士均表示,ofo被收购是迟早的事,关键是账上的资金还能撑多久。ofo的股权已经进行了多次的融资和抵押,在反复的拉锯中,ofo的价值可能还会损耗。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