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裸奔”时代,个人隐私该如何保护?

驱动中国 中字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每个人的信息都呈现“半透明”状态。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以致于个人隐私泄露问题愈加严重。近日,5亿条开房记录疑似泄露的事件也将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5亿条开房记录疑似泄露事件倘若被证实,这将意味着什么?有人说,在当今时代,个人信息被与金钱挂钩。实际上,此话不无道理。就拿此次网曝华住集团数据泄露一事来说,卖家对这个约5亿条数据打包出售价格为8个比特币,约等于人民币35万元,这些信息也成为卖家获利的工具。

不过,更令人担忧的是,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接连发生。

2013年10月,国内安全漏洞监测平台“乌云网”披露,自称是中国最大的酒店数字客房服务商浙江慧达驿站公司,因为安全漏洞问题,使与其有合作关系的大批酒店的开房记录在网上泄露,涉4500家酒店22万条个人信息。

2015年2月,喜达屋等7家知名酒店被曝开房记录泄露,每家酒店泄露的数据量都达千万条以上。而其他小范围内的酒店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也不时被媒体曝光。

除了酒店信息泄露外,外卖平台信息泄露情况也非常严峻。

2018年4月,据新京报报道,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外卖平台的用户信息存在被泄露的情况,电话销售群、网络运营公司、商家及骑手均参与其中。用户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均被买卖,有的信息售价甚至不足0.1元。

外卖平台信息泄露严重如此,快递行业也不例外。

2018年7月18日晚间,“暗网”论坛上曝出了一起关于顺丰3亿条快递信息泄露的帖子。一个ID为“bijiaodiao1688”的暗网用户竟然公然在“暗网”上开始了售卖顺丰快递信息的业务,据该用户自己的描述,这些被明码标价摆上柜台的顺丰快递信息包含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等。

除了以上信息处泄露事件外,像A站、摩拜、圆通等国内互联网大公司的内部泄露信息的事件,就连铁路部门的12306的售票信息也被泄露过。

在愈发频繁的数据泄露事件中,部分企业责任意识淡薄,外部监管未有效落实等问题或成主因。那面对这一桩桩信息泄露事件,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表示 ,不要随意在社交媒体或陌生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尤其是在朋友圈转发的一些以低价甚至免费作为噱头的活动信息,切不可轻信或参与。

张威表示,“华住事件”折射出一些机构在数据保护的内部架构上出现问题,没有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进行内部管理。他建议,拥有海量数据资源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该配备专门的数据安全团队,参照网络安全法和等级保护要求来保护用户数据,并切实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建议,成立专门负责个人数据保护的独立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来执行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工作。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