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替代不了中心化治理

巴比特 中字

从抽象的意义上而言,区块链是一种试图通过“A为人人,人人为A”的安排来达成自A组织的技术。在区块链构造的社区空间里,可以用一致同意的民主方式解决争议,所以不需要某个权威中心来做最后的裁决者。但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替代不了中心化治理的核心功能:公正认定问题、公共物品的搭便车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和社区建设问题。这使得区块链技术在当下并不能广泛用于公共治理领域。区块链技术对于公共治理的最大改善之处或许仅限于信息记录层面,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心化治理的核心。

一、区块链自身不能解决公正问题

解决公正裁决问题是公共治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人们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也需要法院法官来裁决。在很多情形下,法律制度也并不能完美地解决纠纷,比如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之间就往往存在着道德挣扎。但是区块链技术只能对结果进行认定和记录,而并不能对结果发生之前的过程予以分析论证。

比如,许多普及比特币(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应用)的文章都会以这样一个例子开头:假设A拥有一套房产,但是A可能是个说谎者,A将这套房产同时交易给B和C,从而使得B或者C受骗并产生冲突。而区块链技术则可以避免这种冲突。某个矿工通过挖矿过程随机认定了A和B的交易率先成功,那么A和C的交易则自动失效了,从而不会产生一套房产被虚假重复利用的问题。而且一旦结果被记录,所有的人都接收了A和B交易成功的信息,矿工则由于增加了信息量而获得了回报。

看上去是皆大欢喜。从比特币交易发挥作用的过程来看,也的确保证了信息传递的透明性、可追溯性以及不可伪造的特性。但是,它并没有包含为什么A和B的交易更公正的信息,因为矿工选择记录哪个交易有效只是根据机器的加密算法,而且具有随机性。同时这一结果并不包含A为什么还要和C交易的任何信息。也许C才是最早想要和A交易的那个人,也许C才是更需要这套房产的人,也许C并不接受这个结果,但这些有关公平公正的问题却被忽视掉了。

区块链技术解决的仅是信息结果的唯一性和完备性,在其之上的社会化构建尚不明确,其民主性特征也主要表现在交易成功、合约达成的那些主体身上。而不公平和不公正往往发生在交易不成功、合约不能达成的那些领域里,单中心的仲裁机构和治理模式才由此产生。

二、区块链技术不能避免搭便车问题

中心化治理产生的源泉之一在于公共物品提供的搭便车问题。例如,黑暗的大街上需要提供路灯,但是却不能对享受照明的人统一定价收费。因为每个人认为的照明价值不同,而且往往不能强制禁止不交费的人在路灯下行走。那么这时,就需要某个公共组织来协调路灯的供给——政府部门由此产生了。

区块链技术解决搭便车问题的逻辑是,只要A为某个社区贡献了价值,并且这个价值被其余参与人所认可,那么该技术就有算法保证这个贡献不可磨灭,也无法被他人篡改,A的贡献就像是一种被记录在案的产权,无人可以撼动。依次类推,如果每个人的贡献都能被记录,并且被其他人认可,那么所有人将愿意付出努力,使得一个区块链社区的价值越来越大。

可是这个逻辑背离了经济学的尝试,即公共物品的不可统一定价性。同样是享受照明服务,有的人觉得值10元,有的人觉得值5元,盲人觉得一文不值。而且,也没有人会真实地显示自己的评价偏好,如果建设路灯的人去询价,可能大多数人会回答说照明服务一文不值。政府作为中心化治理的道理就在于,通过税收的形式强迫、统一定价,这样才能改善大家的境况,使得更多的人享受照明服务,但也并不能排除有些人的确受损了——盲人也要交税。

那么在区块链技术逻辑里,如果某个主体A贡献了一个类似路灯的产品,一旦交易成功则不能避免被不交费的人使用,那么,如何来评判A的贡献则又陷入了定价矛盾和民主悖论,有的人或许认为价值高,而有的人认为没有价值,这就使得所有人都在等第一个交易者出现,剩下的主体等待搭便车。

区块链技术所提倡的一致同意原则往往被搭便车行为所制约,或者至少可以说,区块链技术并不比中心化的处理搭便车问题更有效。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何其复杂,中心化处理至少提供了一个成本较低的解决途径。

三、经济领域的区块链技术放大贫富差距

区块链技术在目前最广泛、最成熟的应用领域莫过于交易货币。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的数量上限为2100万枚,而发明者中本聪一人则持有110万枚,约占所有总量的5%。况且现在挖掘出的数量在1000万枚左右。如果以金矿做比喻,你能想象全世界10%的黄金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吗?

根据相关报道统计,全球有40%的比特币掌握在1千人手中。这就是说,如果比特币是一种财富标尺的话,那么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货币体系呈现着巨大的分布不均。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货币产出成本将越来越高,后来者几乎没有机会超越前人所先占的财富。

更为重要的是,区块链社区的原则是每个人都要贡献价值。这就是说,参与社区的人越多,使用比特币交易的人越多,那么比特币的价值就越大,那么先占有比特币的人的收益也就越大。这其实也算是一种财富升值的搭便车。

这样的贫富差距结构,激励很多人去创造新的比特币,从而使自己成为最初的那批人。事实也正是如此,不仅一种数字货币本身可以分叉,各种各样的加密数字货币层出不穷,空气币、莱特币、天空币、以太币,不一而足。而且有的加密数字本身几无价值,仅是作为投机增值的手段。即便某个货币从各种数字货币的竞争中胜出,也仍然无法避免巨大的贫富差距产生,而这种贫富差距和每个主体的贡献差距并不呈正比。

四、区块链技术社区建设的激励问题

区块链技术融入人们生活,最合适和最基础的渠道就是提供数字货币,这也是人们经济生活的基础和中心。比特币带来的最大争议,是有学者认为比特币可以取代以中央银行作为单一中心供给货币体系。

从技术角度打比方,区块链相当于一种印刷技术,数字货币就相当于纸币。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纸币的价值该如何体现?一枚数字货币到底能购买多少面包?在现实中,数字货币仍然是以纸币的价值作为对标的。如果说数字货币能够取代法币系统的话,也需要形成与法币之间的稳定兑换关系。但是法币系统下的纸币天然具有通胀倾向,纸币越来越不值钱,而加密数字货币却天然具有通缩倾向,其发掘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两者之间的兑换关系仍然是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

加密货币社区的原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有每个人为社区作出贡献才能维系社区的良性运行。在现实中,为了发起成立一个区块链社区,就需要通过初次货币发行(ICO)来融资,正如通过发行股票建立一个公司一样。ICO之后,创始团队获得了巨大的资金支持,那么这批人往往就失去了建设和维护区块链社区的动力。也就是说,从区块链社区的建设和维护角度来说,建设者本身就有倾向将社区建设作为圈钱的手段。这就是我们在现实中所看见的,区块链社区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推广宣传当中,而并不是建设社区本身。最近网络上披露出来比特币首富李笑来的录音,他说道:只有投机才能成功,价值投资都是傻。或许这是当下区块链社区建设的最好注解。

我们可以承认,一个新事物总会呈现一定的投机、狂热和不理性的阶段,但由于区块链技术不能有效解决社区建设问题、搭便车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和公平公正问题,因而它几乎不可能取代现有的中心化治理体系。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