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打破隔阂,物联智慧海洋全新生态

OFweek物联网 中字

从领域角度来看:智慧海洋应包括加快海洋核心智能科技的创新研发,实施智慧海洋工程,为海洋物理、海洋地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环境及海洋地质等多个领域的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权益维护等综合性研究所用,为创新全新海洋生态体系服务。

与物联网一样,智慧海洋同样亟待标准建立

这样看,智慧海洋建设已小有进步,但在采访中对于智慧海洋,尤其是物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海洋体系,姚院士也不免面露难色。

当前,智慧海洋的本质是物联网在海洋信息建设中的应用,从本质上来看,它也存在着物联网发展的难题。一是信息及装备安全问题;二是通信兼容问题;架构僵化问题;多主体协同问题。

“由于智慧海洋涉及国家领海边防安全问题,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构建海洋工业化信息系统时,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不同标准的数据模型、接口规范及网络协议等,造成共享机制不畅,难免形成信息孤岛,从而降低了通信效率。第二,海洋工业化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随着设备量的几何级数增长,中心化的服务成本难以负担,海洋信息自主获取与通信能力严重不足,覆盖范围、观测要素、时效精度和数据质量,很难与实际价值挂钩。同时它还涉及到跨主体、多个对等实体之间的协作,建立信任的成本比较高昂第三。

他说,智慧海洋发展目标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要求,打破智慧海洋信息孤岛,建立安全高效的沟通及共享机制,除AIoT、边缘计算、可信任物联网及5G通信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外,更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任务,应做好统筹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滚动实施。

众所周知,包括工业物联网在内的物联网协议、数据模型标准及相关管理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算力的突破和5G的加速发展,其技术门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基数也将随着扩散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大。

后记

伴随“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机遇,我国需尽快启动、规范自身海洋大数据建设,制定国家海洋信息资源管理共享政策法规,整合建设国家层面的海洋大数据资源体系,搭建标准统一、开放兼容的海洋大数据云平台,推进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而这些,或许能为业界提供一些思路。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