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为何“较劲”造车

亿欧网 中字

造车梦迅速推进

事实上,恒大造车梦的“开场”并不顺利。

2018年6月,恒大斥资20亿美元投资由贾跃亭创办的美国新能源汽车FF,计划“将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车引入中国,促进中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但因控制权之争一度闹上仲裁庭。双方“和平分手”后,原本计划建设FF生产工厂的广州南沙工厂的土地落入恒大囊中。

自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来,恒大就频频“出手”将多家企业收入麾下,打造造车全产业链闭环。

2018年9月23日,恒大集团斥资144.9亿元入股广汇集团,成为广汇集团第二大股东。

2018年12月31日,贾跃亭跟恒大集团、许家印几方达成和解,最终拟定“分手细节”。恒大健康旗下子公司香港时颖将不再按照原协议继续向合资公司Smart King Ltd投入资金,香港时颖将持有合资公司32%的优先股权,并且获得FF香港100%的股份。

与FF和解后,许家印的造车行动一刻都未停止。

2019年1月15日,恒大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恒大健康,以9.3亿美元收购瑞典国家电动汽车有限公司NEVS的51%股权并获得多数董事席位。收购NEVS,意味着恒大已打通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业链,实现研发、制造、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

随后,1月24日,恒大健康以10.59亿元拿下卡耐公司58.07%股权,获得日本顶尖技术,拥有行业前三的动力电池产能;1月29日,恒大NEVS以1.5亿欧元与瑞典顶级超级跑车公司科尼赛克,组建成立合资公司,获得整车研发制造能力。

在2018年财报中,恒大健康首次提及造车,并以相当大的篇幅对新能源汽车分部进行单独介绍。身为恒大造车操盘手,恒大副董事长彭建军在财报发布现场表示,“搞汽车需要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激情,做不了产业;但梦想要落地,也需要技术优势、资本实力和管理能力”。

2019年3月16日,恒大集团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在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宣布,恒大首款新能源汽车将于今年6月全面投产,而恒大的野心,是在3到5年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牌最响、品质最好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之一。

事实上,恒大早在2018年9月就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第二大股东,借助广汇集团在280多个城市的1200多家4S店,提前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铺好了渠道。

此外,恒大在市场的融资动作也十分频繁。据同策研究院统计,2019年1至5月,中国恒大以403.55亿元的融资金额领先其他房企,斩获“融资王”称号。

在建厂方面,2019年6月11日,恒大集团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投资1600亿元,在广州南沙区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基地、电机研发生产基地等三大基地。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计划未来的年产量要达到100万辆。

6月15日,恒大又与沈阳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恒大投资1200亿元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助力沈阳建设国家汽车产业中心。

国能93在天津生产基地量产,是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推进的缩影。

2019年6月29日,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93车型,在天津高新区生产基地正式下线。这是一款基于瑞典萨博(SAAB)凤凰E平台及萨博技术打造的纯电动车型,早在恒大入主前,NEVS就已完成该车型的研发。此次国能93的正式量产下线,标志着恒大造车已步入全新阶段。

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恒大借款为人民币6731.4亿元,其中一年以内的短期借款为3183亿元,占比47.3%;一至两年的借款为1815亿元,占比27%,两至五年的借款金额1280亿元,占比19%,五年以上的借款金额为453亿元,占比6.7%。

公开资料表明,截至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恒大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2.89%、83.52%和80.30%,虽然近三年负债率表现持续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尽管如此,截至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恒大落实的投资金额已超400亿元。

造车?还是圈地?

2019年8月23日,在恒大健康2019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恒大健康副董事长兼汽车集团总裁彭建军表示,“汽车产业没有一定的规模、小打小闹做不成事情,无法降低成本。恒大汽车集团首期规划100万辆产能,力争10年内达到年产能500万辆”。

不仅如此,恒大方面还称,2019年上半年汽车投入140.7亿元,具体明细为购买股权款,包括NEVS、柯尼塞克入股等,共花费8.7亿元,此外是各大汽车基地土地款的支出等,预计下半年集团投入总额为60亿元,全年集团投入约在200亿元。

经媒体统计,恒大汽车在2019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支出仅为2.6亿元,而研发费用的投入显示了一家企业造车的决心。

与恒大相比,蔚来汽车2019年第二季度净亏损达近33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约29亿元以及一季度数据。对此,蔚来汽车方面称,亏损中超过100亿元为研发投入,也就是说研发投入占到了实际亏损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亿欧汽车通过梳理许家印造车之路的扩张动作发现,许家印为造车进行每一笔投资的同时,恒大都在拿进大量的土地储备。

其中,2019年4月,恒大在郑州拿下了11宗住宅用地,总面积39.7万平方米,且全部以底价成交;2019年7月,恒大以7.04亿元的底价在南通拿下12.2万平方米土地,土地用途依然为住宅用地;2019年8月,恒大以24.2亿元和33.1亿元的底价获得广州南沙自贸区两块占地面积达24.5万平方米的土地,土地用途为商住用地。

据《电动汽车观察家》统计,在2019年,恒大通过汽车业务板块拿了736万平方米的地,其中,338万平方米属于住宅和商业用地。

对此,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曾表示:“恒大会在各地通过汽车项目拿到商业地块,以此覆盖建厂投资亏损。另外,中国恒大未来将推出‘买楼送车’,以带动地产销售。”

不过,外界普遍质疑“恒大是在借造车之名,行圈地之实”。

资本投资逻辑

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里,“做开发商”是项风险系数很高的工作,而房企的转型似乎风险系数更高。很多头部房企为了基业长青,开始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分散风险。恒大造车如是,碧桂园、万科、融创、保利等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亦如是。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曾表示,“多元化经营是有前提的,一是企业的主业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都无懈可击,产业的发展余地到顶,剩余资本还有一大坨,二是进入的领域必须是优势所在,二者缺一不可。”

事实上,大多企业的探索路径均围绕地产主业展开,而恒大却选择踏入“新能源造车”这一新领域。

然而,恒大起步阶段的业绩并不乐观。2018年恒大健康的净利润亏损了14.28亿元,其中汽车业务亏损了17.26亿元。恒大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潘大荣则认为,“恒大的技术条件和资金实力够强,会比普通车企更早地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盈利。”

谈及“地产开发商跨界发展”,协纵策略管理集团创始人黄立冲认为,“地产开发商和其他行业不同,转型失败率很高。地产公司是项目制,独立单元管理,缺乏大系统的协调经验,房地产企业老板很难管理制造型企业。”

2018年年底,进军汽车领域的万通地产,宣布终止收购新能源公司星恒电源。几乎同一时段,合众新能源也将法定代表人从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更换为合众新能源创始人方运舟。

显然,许家印并不这么认为。许家印曾表示,“恒大1996年成立时七八个人,现在有14万员工。我们在新的产业基础管理方面的人才还是够的。在企业的制度建设和基础管理上也是心中有底的。恒大的执行力非常强,这还是来自于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恒大早年经营的粮油、乳制品及矿泉水三项业务,在2016年全部出售时,未经审核的净负债总计为33亿元。

对此,许家印表示,“经过探索之后感觉到粮油、乳业、矿泉水一年销售几十亿,但恒大房地产业务年销售6000亿,完全是规模不匹配”。在许家印看来,恒大在产业选择上一定要“非常大”。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时代的到来,所有巨头都不愿错过这次汽车产业变革。众多新入局者,势必需要巨量资本的支持。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曾表示,“我们天生就知道自己需要这么多钱,就说服大家来加磅。整个汽车行业这么大的变革浪潮,你不能缺席。我跟所有投资人都这么说,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不在里面呢?”

对于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恒大而言,收购无疑是闯入造车赛道的捷径。但造车并非易事,跨界造车更是难上加难。目前,实现量产交付的几家造车新势力,大多已摸爬滚打了好几年。

造车是件既要技术又烧钱的事,时机与运气也得占三分。在造车这条路上,远有贾跃亭资金断裂、难以为继的前车之鉴,后有董明珠投资银隆失败、造车梦折戟的例子。就连去年卖出1万多辆ES8的蔚来汽车,其业绩数据也并不理想。即使是“财大气粗、底子够厚”的恒大,也未必能在这条荆棘密布的路上走得一帆风顺。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长王秉刚曾表示,“如果一个企业离开补贴就生存不了,只能证明这一企业还不具备进入市场的能力。”此外,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曾直言,“新造车企业最终能够活下来的,不过三四家。”

在新能源造车这场残酷的烧钱游戏里,毕竟只有先活下来,才有资格谈理想。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