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不足3%,迦南智能何以脱颖而出?

亿欧网
关注

如果家里电表欠费,人们第一反应是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或支付宝完成缴费。人们生活之所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电表更加智能了。

19世纪初到今天,电表经历过感应式、电子式、智能式三个阶段。2009年开始,国内开始了智能电表的改造工作。自此开始,智能电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一批智能电表企业迅速成长,迦南智能便是其中一家。

虽然迦南智能进入行业相对较晚,但它抓住行业变革契机,参与国家电网新产品研发过程,在行业内取得了一定竞争优势。2017-2019 年,在单相智能电表领域,公司市场排名由21 名上升至9名。时至今日,智能电表改造基本完成,智能电表招标金额逐年下降。

即便如此,迦南智能却依旧保持高速增长:2017—2019年,迦南智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1亿元、4.36亿元、4.95亿元。迦南智能高速增长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新一轮替换周期尚未来临,迦南智能将如何应对?

积极拥抱“电力物联网”

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 2017 年累计实现用户采集 4.47 亿户,采集覆盖率达到 99.03%。这意味着国家电网在 2017 年已完成智能电表全覆盖,智能电表安装量下降,致使 2017 年智能电表招标金额减少,行业进入了调整期。

电表属于强制检定设备,到期需要更换,而且更换周期一般为5-8年。不过,国家电网尚未大面积展开新一轮智能电表改造工作。

上一轮智能电表替换黄金期刚刚过去,新一轮替换狂潮将至未至。智能电表企业整装待发,为下一波替换做准备。如今,智能电表新标准尚未出台,智能电表企业努力的方向将是哪里?

未来国内智能电表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向:第一、上一轮智能电表已到轮换期,需要逐年进行大面积轮换;第二、新增用户需求增加,如新增城镇住宅的安装需求、新增农村住宅安装需求、新增工业用户需求;第三、智能电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需求,主要包括充电桩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等。

新技术标准制定仍需一段时间,短期内智能电表替换量会保持稳定增长但不会出现大幅增长;而新增用户带动的智能电表需求也不是增量市场。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由2010年的 41,923 亿千瓦时增长至 2018 年的 68,449 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6.32%;随着我国城镇化以及家庭电气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稳步增长,但增幅不大。

综上所述,新能源市场尤其是充电桩和分布式发电两大领域的应用需求增长潜力最大。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充电桩也随之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概念,充电桩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125.6万辆,充电桩市场规模约为465亿元。

按照测算2018年充电桩市场规模的方法,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700万辆,届时充电桩的市场将会超过2400亿元。智能电表作为充电桩中电池储存与管理的关键部件,占充电桩成本的10%。由此推算,智能电表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的市场规模可达到240亿元。

国内智能电表市场增量日渐缩小,产能过剩情况日益严重,智能电表进入艰难时期。此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需求逐渐成长,在一定程度上能暂时缓解智能电表企业的危机。

为了及时抓住新能源市场的机遇,迦南智能积极参与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研发,目前已取得多款行业认可的第三方试验报告。

虽然新能源市场在短期内可以带动智能电表行业发展,但电表行业想要一扫阴霾,仍需“新标准”政策出台。在新政策出台之前,智能电表企业已经感知到“电力物联网”将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电网数据显示,目前国网系统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 5 亿只,国家电网规划预计到 2025 年接入终端设备将超过10 亿只。到 2030 年,接入的终端设备数量将达到 20 亿只,整个“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是接入设备最大的物联网生态圈。

智能电能表作为电网的终端计量及感知设备,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一环。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兴起,以及新标准的启用,电网公司对产品质量要求将会进一步提升,部分研发能力弱、资金规模小的企业将会逐步退出智能电表市场。

研发

与上市公司相比,迦南智能的研发实力尚有不足之处。2016年-2019年,迦南智能研发费用率为3.30%、3.59%、3.97%,而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5.22%、5.81%、6.32%。如果迦南智能研发投入不足,很有可能导致公司错失“电力物联网”的机遇。

因此,迦南智能本次募投项目之一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随着资金的到位,它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将进一步增加。未来,迦南智能的产品获取溢价的能力将会增强。

如今,整个智能电表行业均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面对这样情况,迦南智能如何规划未来?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