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蚂蚁集团造富巨轮,泛海能分得几杯羹?

财经涂鸦
关注

“万亿估值背后,隐形玩家渐出水面。”

自然界有“蝴蝶效应”,资本圈也有“蚂蚁效应”。

10月29日,蚂蚁集团股票代码688688正式申购,A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68.8元。与A股不同的是,港股11月26日已经开始认购,3小时后,认购金额就超过1000亿美元。最终因申购太火爆,比原计划提前2天结束认购。

被誉为史上最大规模的蚂蚁IPO,也意味着一场超级造富盛宴的开启。据业内人士测算,马云股权价值已超过1800亿元,当年跟着他一起创业的至少18位员工也都身家暴增,直接受益的还有蚂蚁员工,共计可获得约1376.9亿元人民币。7月份,蚂蚁宣布上市那天,整栋大楼响起狂欢声,被网友们亲切称为是“财富自由的声音”。

这艘造富巨轮之上乘客,不仅有蚂蚁集团原发股东和员工,如果层层剥开复杂的股权脉络图,蚂蚁背后的隐形玩家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就包括一直低调潜行的泛海控股。

泛海控股通过通海资本、云峰新呈、麒鸿投资,间接持有蚂蚁集团股份。截至2018年7月,在之前近3年的时间内,蚂蚁集团股价上涨95%,总市值比2015年增长约7倍……能投资这样的企业,回报可谓丰厚。

搭乘造富巨轮,泛海能分得几杯羹?

十亿用户、百亿利润、千亿营收、万亿估值,光鲜的IPO之下,是蚂蚁集团聚拢财富的强劲能力。“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集团开展金融业务战略平台,旗下拥有支付宝、理财、微贷、保险等业务。

作为金融科技行业的全球龙头企业,该公司拥有超过6亿年度活跃用户,服务超过6,000万年度活跃商户,每日交易量超过3亿笔,交易移动端渗透率达到96%,峰值支付能力超过VISA,位居全球第一。

一位私募投资人士表示,对上市前企业的投资,投融双方会相互选择,融资方更看重投资方对自己业务拓展的支持。此人坦言,想成为蚂蚁集团的股东,门槛相当高。

泛海控股这家老牌房地产企业,从2014年宣布转战金融业,到今年已经由监管层批准,正式从“房地产”行业变成“金融业”。

在6年的转型历程中,其业务版图横跨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成为国内企业多元化转型的突出代表。尤其是在投资板块,国内龙头影视公司万达电影、京东物流、网易云音乐、宁德时代等知名产业巨头背后,都有泛海的身影,蚂蚁同样也不例外。

据专业人士测算,通海资本、云峰新呈、麒鸿投资分别持有蚂蚁科技0.12%、0.66%、1.05%,而泛海集团和旗下子公司民生信托、民生证券则持有通海资本100%股份、云峰新呈40%、麒鸿投资6.5%。经过换算,泛海通过子公司间接参股蚂蚁科技股份达到0.45%。

业内分析,蚂蚁科技未来上市的最新估值将会高达40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泛海仅持有蚂蚁科技账面价值达到超过100亿人民币。

对此,泛海方面向记者表示,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投资了云锋基金,合计金额约40亿元。“对于该笔投资,公司将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这些年,泛海投资多个巨头屡获成功,不仅印证了泛海对外投资的眼光毒辣,也让其连续三年位列知名投资机构榜单前列。更值得一提的是,蚂蚁集团上市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埋藏在泛海金融大厦之下,真金白银已经进入兑现期。

3台金融造血器,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从泛海控股的牌面来看,蚂蚁集团上市并非底牌,因为泛海手中还藏着很多“王炸”。无论是民生证券、民生信托,还是亚太财险,都是行业领先的存在,也将助推企业的估值竞争力。

2020 年上半年,泛海控股金融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1.60 亿元,同比增长 25.55%,在公司营业收入中的比重接近 95%,真正实现了金融当家。

从细分板块看,金融业的多驾马车正在凸显造血能力,其主要投资控股的金融机构包括民生证券、民生信托、亚太财险等。其中,民生证券的投行业务表现突出,仅在今年上半年IPO过会数量 12 家、在审 IPO 及再融资项目 38 家(其中 IPO29 家、再融资 9 家)等指标排名行业前列。

此外,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旗下民生证券实现营业收入 15.60 亿元,同比增长 16.16%,净利润为4.06亿元,同比增长56.89%;民生信托实现营业收入 8.44 亿元、净利润 2.4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1.61%、5.88%。

不仅如此,泛海旗下公募基金公司民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于2020年2月获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目前正在开展产品发行的相关准备工作,进一步拓展金融领域布局。

换句话说,泛海控股近年金融领域的发展成果,远比外界想像的丰富。这些投资不仅成为了抚平地产弱周期时业绩波动的重要保障,更是未来持续发力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泛海控股一直没有停下转舵,成功从一家房企转型为金融企业,企业发展也有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泛海控股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支出也在逐年增长。为了减去负担、轻装上阵,今年下半年,泛海控股方面表示将紧紧围绕现金流这一当前最突出的问题,紧抓生产经营。同时深入推进资产优化处置、金融子公司引战、资金统筹管理、风险管控等专项工作。

可以预想的是,这只巨兽在经过一轮瘦身之后,将展现出了新的活力。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