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的D轮融资对决:e签宝向左,法大大向右?

互联网江湖
关注

电子签名的D轮融资对决:e签宝向左,法大大向右?

行业头部两家企业拿到D轮融资之后,也会进一步推动行业向前加速发展,而e签宝、法大大的走向,基本上也代表着行业的未来走向。

一个是纵向的垂直深耕。

法大大创始人兼CEO黄翔曾在公开演讲时多次表示,做法律服务,与其做大、不如做小。也就是说,未来的法大大,在法务层面可能会走的更深。不过,小而美的定位,也可能意味着未来并没有太多商业化上的想象力空间。

另一个则是横向的商业应用拓展。

目前,e签宝则全面覆盖了G(政务及其他公共服务平台)+B(企业用户)+C(个人用户)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涵盖了公有云、混合云等各种部署方式。

这意味着随着e签宝横向应用的拓展,电子签名在商业和技术上的演化空间较大,未来的商业潜力可能会更大。

e签宝作为国内最早做电子签名的企业之一,2004年就成为浙江省工商网上年检指定电子签名服务商。

2013年行业进入SaaS时代,e签宝成功转型为电子签名云服务商,去年,e签宝联合蚂蚁金服首创区块链合同,实现电子数据全链路可信。目前在电子签名G+B+C的商业场景应用上,e签宝可以说代表着行业应用的最前沿。

虽然赛道头部玩家的方向不尽相同,但电子签名市场已然是巨头的游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行业CR4会进一步集中,中尾部企业份额将会越来越少。

我们以比较成熟的美国市场为例:

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全球电子签名市场,DocuSign 处于绝对龙头地位,占据 7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次是Adobe仅占20%的市场份额,只有剩余约10%的市场份额被其他中小公司瓜分。

在国内,根据艾媒咨询的电子签名行业情况显示,2020年中国电子签名市场占有率,e签宝达到了43.1%,位居行业第一。

从数据上来看,国内电子签名市场发展与美国市场非常相似。实际上,这也反映出ToB领域的一个行业特点:ToB领域需要很多的积累,产品、技术、商务、市场,包括对客户的理解等等,换言之,头部玩家跑马圈地之后,其他公司可能更没有机会。

对于国内市场中已有玩家来说,巨头资本进场之后,资本竞速告一段落,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关键就在于技术上的突破。

技术上,电子签名最核心要求还是安全。电子签名技术的核心,是沙箱保密技术、摘要算法、分片式存储乃至区块链等具体技术。一旦技术上有所突破,可能会带来以下两点影响:

一是技术优势意味着竞争优势,安全性需求下,技术是第一竞争力,技术实力越强,就意味更强的竞争优势。

二是,科技企业的技术成本取决于技术本身的衍化能力。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也能拓展新的应用空间。比如,区块链加密技术等也可应用至其它有安全需求的领域。

产业互联网时代:阿里与腾讯的巅峰对决

阿里腾讯下场争夺电子签名赛道,一如既往的透露出一种投资的“巨头逻辑”。

从以往外卖领域、出行领域等众多行业的融资历史来看,巨头投资一般都看准时机,当行业高速发展之后迎来收获期,赛道中跑出来头部企业后,巨头才会跟进入场。

电子签名是巨头深入产业互联网争夺的焦点。对于阿里和腾讯来说,投资e签宝和法大大,既是财务投资也是战略投资。

巨头入场电子签名赛道,某种意义上是产业互联网竞争的一种映射。

产业互联网,实际上就是用互联工具产品和生态服务,对B端进行赋能。要想打开B端市场,通用工具是最好的切入点。

在消费互联网,这一逻辑下成功的典型案例很多,比网易有道、作业帮、猿辅导等在线教育企业,都是从工具产品入手,提供生态服务。

B端也的产业互联网也是如此,电子签名作为未来企业信息化的底层通用工具,是最好的切入点。

腾讯、阿里在To B战场厮杀,一方面靠的是技术能力,技术之外,就是补全行业生态能力。To B领域,行业生态伙伴既是盟友,也是潜在的客户群。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腾讯而言,一方面,需要电子签名来补全B端生态赋能能力,另一方面,可能也需要法大大在业务上带来协同,通过电子签名,来开拓B端业务端获客。

对于阿里来说,电子签名则是B端生态能力端连接器,发挥的是基础设施的作用。

电子签名产品无疑是产业互联网赛道中的一款通用型应用,是企业业务数字化的基础设施。阿里在布局上也喜欢瞄准底层架构,比如投入开源项目、布局半导体领域等,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

也就是说,e签宝作为B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服务商,随着其产品在G端以及B端用户的深入,也可能会进一步拉开与赛道中其他玩家的差距,这也可能也意味着在电子签名赛道,e签宝在市占率上的优势也会进一步凸显。

企业的本质,是一连串契约的组合,电子签名,则是这一连串契约的连接点。

疫情之后,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电子签名自身具备跨行业性和通用性,是信息化的最后一环,也是智能合同的唯一入口。这个赛道中即便诞生出To B领域的巨头企业,也属情理之中。

如今,电子签名行业进入D轮时代,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行业发展至何处,我们且行且看。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