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平台之间互联互通究竟是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
长期以来,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在彼此之间划下一道“天堑”,以“隐私保护”、“信息安全”为名阻断了信息互通、流量共享的可能性,并将这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包装成为正常商业往来,持续多年。
前段时间,工信部就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屏蔽网址链接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互联网企业尽早解决屏蔽用户正常访问的链接的问题。这道在互联网巨头之间筑起十余年的“柏林墙”才有了彻底拆除的希望。
一、互联网企业之间“楚河汉界”的诞生与消亡
屏蔽“外链”这件事算是互联网巨头们“扯头花”的产物。前互联网时代市场还未开发完全,大家还能和平相处,而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重合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
在国内,最早的“扯头花”事件可追溯到百度“有啊”与淘宝商场的明争暗斗及伤及上亿网民的“3Q大战”。
百度“有啊”是与淘宝同质的电商平台,推出后抢夺的是淘宝的商家资源,二者之间的竞争在淘宝屏蔽百度搜索的动作下升级;而“3Q大战”的起因是腾讯为了扶持“QQ电脑管家”,这触碰到了360杀毒软件的利益。
无论是百度与淘宝之间的拉扯还是360与腾讯之间的僵持,本质上都是为了争夺有限的流量,以保护或孵化自身生态中的竞争产品。
实际上,企业之间相互设下“楚河汉界”的行为并不是我国独有,也并不是互联网企业之间独有。Google与Facebook就曾互相判定对方盗用数据,从2010年至今都未开启数据互通的大门;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喜欢玩游戏的玩家可能还记得很久之前网游还是有电信区和网通区之分的,如果是用的网通宽带登陆电信区,卡成“PPT”都是常事。
看起来,数据屏蔽是竞争企业之间惯常使用的伎俩,那么互联网企业之间经过了十几年的“相安无事”之后,为什么就在今年事态升级了呢?
这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关。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已达到39.2万亿元,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如今,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已成为我国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随着互联网行业地位提升,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或依靠互联网发展业务的企业接连成立。就优势而言,微信掌握数十亿私域流量,淘宝屏蔽微信意味着同时阻断了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建立自身私域流量池的可能,让其只能依靠淘宝。抖音也是同理。
巨头们斩断的不仅是竞争对手从自身分走流量的可能,也斩断了中小企业与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从长远来看于国家定位不符,于经济发展不利。
因此,相关的监管会朝着更严格的方向改进。也正是去年,互联网反垄断呼声空前激烈,打破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壁垒势在必行。换句话说,开放共荣才是监管希望看到的健康的互联网发展模式。
二、“妥协”的只有微信?
在工信部下令取消屏蔽网址链接的最后期限过后,9月18日,笔者对微信、淘宝、抖音的外链管理分别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
1、淘宝的复制链接可以在抖音顺利打开,在微信则显示“请长按网址复制后使用浏览器访问”,如果在淘宝选择“分享至微信”,则还是淘口令的形式。
2、微信的公众号文章链接可以在抖音顺利打开,在淘宝则显示“页面不受控制”并出现“浏览器打开”选项。
3、抖音的视频链接在微信、淘宝均无法顺利打开,如果选择“分享至微信”,则是以将视频下载到手机相册,再通过发送视频的形式呈现。
从结果看来,互联网巨头们之间的“外链壁垒”还未完全打破,其中又以微信与淘宝之间的矛盾最明显。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目前看来,放开外链之后似乎只有微信获得的收益最少。
这与微信的定位息息相关。作为社交软件,微信的底气在于超11亿的用户规模,在如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流量增长几乎到顶的当下能为其输入新鲜血液,但相对应的能从电商平台获取的反哺却相当有限。
但微信并不是受外链屏蔽影响最深的软件,外链屏蔽结束后,受影响最深的反而不会是微信、淘宝、抖音甚至拼多多这些已经成熟并有相当市占率的平台,而是在“封锁”中发展起来的第三方平台,如微盟。
微盟在微信生态中诞生,是一家专为中小企业提供营销解决方案的服务公司。微盟的主场是微信小程序及公众号,通过为企业搭建“微商城”而盈利。
而一旦微信放开对淘宝天猫外部链接的控制,则意味着如“微商城”这一类形态的未来将走向未知。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淘宝链接可以在微信中直接打开跳转,无论是跳转到APP还是小程序,都意味着品牌方通过微信搭建私域流量池的步骤更简单——商品展示及购买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中放入天猫店铺的链接即可实现,“微商城”很可能成为鸡肋。
对微盟这一类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不利好的消息,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整个企业的业务重心都为之改变。
但无论如何,互联网企业之间互联互通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从大体上看,数据互通对互联网经济进一步发展是有利无害的,互联网平台之间互联互通也是有必要的。
作者 茫茫
文|松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