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增长乏力,生鲜电商生意还能做吗?

江湖老刘
关注

每日优鲜市值跌去六成仍未盈利,“小而美”的生鲜电商生意还能做吗?

近日,每日优鲜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总净营收为人民币21.219亿元(约合3.293亿美元),与2020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14.412亿元相比增长47.2%。应占净亏损为9.74亿元,与2020年同期6.16亿元相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

据了解,每日优鲜第三季度财报将其推向了风口浪尖,上市才短短数月,市值跌去六成仍未盈利,生鲜电商烧钱难题未解,“小而美”的生鲜电商生意还能做吗?

烧钱难题未解,模式暗藏危机

据悉,每日优鲜以新颖的的“前置仓”模式,在生鲜电商行业名声大噪,赚足眼球。前置仓模式的核心在于技术,每日优鲜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仓内的商品品类、库存、流转进行管理,本地化的数据保证了前置仓精准运营,每个仓承载了其辐射片区内的消费需求,仓仓不同。前置仓的场地租用费用以及配送设施极为烧钱,模式虽新颖但暗藏危机。

生鲜电商行业在疫情时代看似成为最大受益方,“小而美”的生鲜电商备受市场青睐,但生鲜电商市场处处烧钱。生鲜电商突出的是“生”和“鲜”。供应链是重要的一环。冷链物流一般包括预冷、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主要的基础设施有冷库、冷藏车、保温盒、超市的冷藏陈列柜等,生鲜市场对冷链设施的要求极高。对于生鲜电商行业,烧钱已经成为行业默认的“规则”。

在江湖老刘看来,生鲜电商行业冷链成本居高不下,每日优鲜在烧钱的基础上选择了前置仓模式,烧钱更甚。看似“小而美”的生鲜电商烧钱难题未解,急于IPO融资换血,当上市之后市值便能反映生鲜电商行业的“脆弱”。

跌入内卷漩涡,巨头加码抢滩

众所周知,生鲜电商生意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暗流涌动。美菜网、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摩拳擦掌,你追我赶,三家近乎在同一时间内IPO。生鲜领域的垂直玩家数不胜数,拼多多自建“多多买菜”,美团试水“美团优选”,巨头跻身的生鲜生意并不好做。

生鲜电商行业以流量为入口,依旧是流量为王的市场,互联网大佬们本就拥有流量优势,加速加码布局生鲜电商领域,试图抢滩市场分得一杯羹。以拼多多为例,为了获取用户,多多买菜也选择了烧钱策略,通过补贴方式提高价格吸引力。

在江湖老刘看来,生鲜电商市场陷入内卷旋涡,以补贴为入口抢滩用户。生鲜电商平台涌入巨头玩家,有钱有流量,垂直类玩家在内卷面前失去优势。巨压之下,被巨头觊觎的生鲜电商市场不容乐观。

生鲜市场混乱,回春增长乏力

生鲜电商市场模式纷杂,主要有前置仓、店仓一体化、社区拼团等三种模式,模式化多样,但投资巨大盈利仍困难。生鲜电商领域的盲目扩张也好,举步维艰也罢,都反映出生鲜电商市场的混乱。生鲜电商行业仍在探索阶段,烧钱混战的背后依靠融资续命。

生鲜电商出圈源于疫情,用户成引导式被动消费到主动消费,生鲜电商市场回暖。商家们看重主动消费市场,纷纷跻身于此行业。步入疫情后时代,生鲜电商市场增长乏力,电商生鲜行业又该何去何从?

在江湖老刘看来,生鲜电商市场是一个混乱的赛道,模式之争尚未见分晓。“疫”后回春仍离不开烧钱混战。“小而美”的生鲜电商行业比想象中更加举步维艰,生鲜市场要想欣欣向荣,仍需整个生鲜电商市场的共同努力。就目前生鲜电商市场的总体表现来看,烧钱的生鲜电商生意没那么简单,市场的尽头仍是流量经济。

江湖老刘,TMT行业观察者,知名IT评论员。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