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慧空间管理服务商「合一智控」于今年6月完成千万级别天使轮融资,投资者为产业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融资资金用途主要为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
过往,智慧建筑主要着力于楼宇的建筑部件、硬件设备及系统的互联互通、综合管控及智能交互。根据智研咨询数据,预计2026年,中国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0亿以上。合一智控则在智能建筑领域进一步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方案:让空间使用者忘记需要跟设备交互这件事的同时,老板省钱,国家省碳。
合一智控是成立于2018年的智慧空间管理服务商,通过自动化决策算法模型对办公及类办公场景的空调、照明、窗户、窗帘、屏幕、饮水机、雾化玻璃等电子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
后台决策模型会根据传感器所感知的场景使用需求及变化,自动调整各设备的状态——在日常办公活动过程中,照明自动开合、空调温度自主调节、窗户自行闭合或改变采光,无需进行任何人工操作,仍享有流畅、舒适的使用体验。同时,系统决策模型的自动化管理能带来能耗节约较为显著,是合一智控激发客户付费意愿的主要利器。
与市场上大型的、成熟的智慧建筑玩家,如达实智能、新华三等建筑工程集成商或者系统服务商等相比,合一智控主要通过两点进行了差异化竞争和市场空白补充。首先,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建筑能耗管控系统一般多是对各设备能耗数据进行监测记录,并由后台集中管控,并对各设备进行机械式管控,比如定时开关。合一智控的智慧空间解决方案提供了分布式的自动决策化管理系统,相关垂直细分领域仍较为空白,这为大型智能建筑工程集成商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提供了有益补充。
这种分布式的自动决策化管理系统的隐形壁垒,在于通过大量实践所形成的场景理解。不同空间大小、不同空间类型、不同设备功效甚至设备摆放位置、南北方办公生活习惯等差异,要求自动决策模型的条件足够复杂丰富、模型参数允许个性化配置,并要求服务商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向客户提供参数建议。
但场景理解远不仅是模型,如何通过传感器布置和组合,对场景变化进行精确的捕捉、描述,传递至决策模型形成判断,并最终触发自动化管理,亦是需要反复迭代打磨。合一智控通过多个毫米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融合,叠加不同场景策略模型,较好地保证了感知的有效性。
截止目前,合一智控的智慧空间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已基本较少受到用户的人工干预,说明自动化管理的操作准确,用户无需人工纠正其不当操作,办公楼宇场景的自动决策模型已基本被验证有效。
合一智控的第二个差异化在于其自主生产研发高兼容智能控制终端,使得办公楼宇各项设备均可无障碍智能联网——客户无需更换设备、无需布线,在短时间内即可实现办公空间的智能联网改造。
空调是公共空间的主要耗能设备。虽然家居空调设备的高兼容智能终端在市场较为常见,但由于公共空间较常使用的VRV空调(多联机)均采用不标准的私有化协议,对应的市面上智能控制终端兼容方案较少。合一智控目前已取得相关授权专利有效解决相关兼容性问题,因而提供了市面上较全的公共空间空调兼容方案。高兼容性、高时效性的智慧空间解决方案,为合一智控在后装改造市场创造了较大的优势。
由于能耗消耗较大、能耗管控需求较强,使用较大办公空间的大型企业成为了合一智控最先一批付费意愿较高的客户群体。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等背负了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政策任务或者能耗节约任务的主体也陆续成为合一智控的主要客群。而合一智控目前已被验证的办公场景智慧空间解决方案可较为容易地向这些客群进行复制。
合一智控创始人陈星介绍:“我们的营销策略是先让客户小范围试点智慧空间管理方案,客户通过自身的能耗节约数据,自己比对了改造成本及节能收益后,自然就会形成复购。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在市场试点推广至今,已有接近1/3的客户进行的复购,主要是向他们其他分支机构或者二期项目进行推广。”企业预计2022年内可实现盈亏平衡,并迎来较好的成长速度。
据陈星进一步介绍,未来三年合一智控在继续深耕企业、政府、学校等2B场景基础上,拟结合市场需求有节奏的拓展酒店、医院、商场等2B场景,并最终溢出至2C场景。虽然可开发的场景很多,但由于不同场景逻辑均不相同,要求团队重新在大量实践中探索并理解这些场景并开发迭代系统。
比如医院场景更注重舒适度管理且用户体验要求极高, 而2C场景用户体验标准千人千面。尽管软硬件技术可推广使用,合一智控后续是否能成功拓展多类2B场景,甚至在2C场景下模式是否能跑通,还有待实践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