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深潜atom第370篇原创作品
十年前,互联网圈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谁能拿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这个讨论,在电影《2012》的预告片出来后,被推到了巅峰。在那场讨论中,每一个参与者,事后回想起来都仿佛面对了惊涛骇浪。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只有腾讯凭借微信赢得的这场战役,是业内心服口服的可以配得上拿到“船票”的。
十年后,在各家纷纷入场造车时,外界对腾讯更加格外关注。在大家普遍看来,腾讯有技术积累,有资金实力,造车对腾讯来说,似乎并没有难度。
但腾讯却斩钉截铁的宣布,自己不下场造车。不造车的腾讯怎么抓住这一次智慧出行的浪潮,拿到新的“船票”呢?
01
腾讯不造车,造什么
“经常有行业伙伴问:腾讯不造车,造什么呢?”
在2021年11月4日武汉举办的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智慧出行专场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与出行总裁钟翔平表示,腾讯明确自己的定位,不碰硬件,不造车,只专注所长三件事。
△助力汽车产业全链路数字化升级
在当天的论坛上,腾讯系统的分享了面向产业数字化转型新阶段的全新业务版图,强化“云+图”的数字基建能力,助力汽车产业全链路数字化升级,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
通过对智慧出行的阐释,腾讯再次清晰的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下场造车的原因。
在腾讯看来,智慧出行是数实融合的典型场景,也是腾讯面向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布局方向。今天,汽车出行产业进入到数字化转型的全新阶段,汽车已经从一个连通物理地点的出行工具,进化为连接人与社会生活的新数字空间。
而汽车并不是这张巨大的“网”中唯一的存在。以汽车产业价值链为例,从研产供销环节向售后服务、金融保险等衍生业务、出行即服务和生活服务等领域不断延展,需要进行全链路的打通和数字化升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开放创新,共创产业链新价值。
因此,相比于着眼单点突破的造车运动,腾讯更在意的是为智慧出行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洞察之下,腾讯笃定的认为——行业也许不缺一个造车新势力,但是缺一张数字化的“网”。
于是,腾讯将自己发力的重心放到了帮助行业构建一张“网”——联结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助力车企打通产业全链路,连接C端用户全生命周期,形成一张流通的、可灵活生长的“网”。
02
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果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去回顾和反思,我们也会清晰的看到腾讯这种战略选择背后的逻辑和合理性。在前十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拉开序幕的时间节点,是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以及4G网络技术造就了移动互联网的物理基础,但却是微信这样的超级应用丰富和扩充了移动联网的具体形态。
马化腾早在2015年就提到,腾讯要给“风口”搭把梯子,回归自身最核心的平台,给所有的产业提供基本的零配件工具,为企业和移动互联网结合提供便利。
腾讯核心的能力是“连接”,利用互联网技术、理念与传统行业交融和共同发展,既是是产业互联网下半场的重要命题,也是腾讯“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定力的坚守。
此前,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曾公开表示,与移动互联网相比,现阶段车上内容、服务依然匮乏,大量的需求场景亟待开发,也比较碎片化,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极少能满足用车场景的需求。而腾讯车联希望将车企、开发者与用户连接起来,共建以人为中心的生态车联网。
△腾讯车联网服务
今天,新势力造车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具备。而且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选择一个自己完全没有积累的赛道追赶,远不如坚持自己“连接”的属性和本色长远。
在媒体专访中,钟学丹再次强调腾讯不造车,他表示,虽然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以造车的方式进入智慧出行领域,但是腾讯仍然坚定地要做好数字化助手,用腾讯所具备的数字化能力和产品帮助更多车企面对数字化浪潮时取得成功。
更何况,在造车新势力之外,还有更多的传统车企面临转型。那么在这个过程,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和更广阔的的胸怀,包容和服务好这些企业,这无疑是更大的蓝海。
结合智驾地图以及强大的腾讯生态,此次腾讯发布了一款消费者可感知的产品即智能座舱解决方案TAI4.0。相比于3.0还停留在娱乐和生活连接方面,4.0已经深入到和车相关的软硬件架构上。腾讯通过成熟稳定且创新迭代的解决方案,可以从设计研发到量产应用全链赋能主机厂、硬件商们,大幅缩短智能汽车上市时间,减少合作伙伴的试错成本,也让腾讯在被喻为“下一块屏幕”的车机时代抢跑一手。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TAI4.0
在电动智能汽车时代加速到来时,上汽抛出了“握住汽车灵魂”的话题,引发了很多共鸣。很多车企都担心沦为互联网公司的组装厂,钟学丹告诉深潜atom:腾讯一直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以及对于各自战略目标的制订都交给了主机厂。腾讯只是提供主机厂设计战略和目标这个过程中的基础服务能力,包括像智能驾驶地图这样产品,更多是为主机厂提供底层图的基础服务能力,自动驾驶也是有各个主机厂自己的选择来做这样的实现。
钟学丹认为,腾讯的角色是一个助力者,把数据和服务能力提供给主机厂,主机厂基于这样的平台和能力,再结合自身在智能制造上的能力,为更广大的行业提供服务,而不是去绑定或者指定某一种服务的方式。当前,腾讯与吉利旗下的广域铭岛合作共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探索C2M模式。即让一款车,从车型定义开始就与消费者产生连接,由用户大数据来驱动产品创新。现在已经实现了安全监控、能耗优化、工艺提升、售后调研等各环节的云上协同。
△C2M模式探索
深潜atom认为,如果腾讯也下场造车、生产整车,就会与本该是合作关系的主机厂家形成竞争,其智慧出行的发展也会受到抑制,这绝对是得不偿失。
行业进入数字化变革新阶段。软件定义汽车带来云管端、数据驱动,需要基于云重新构建业务体系架构,并实现用户定义全流程的转变。行业一直以来重视端上建设,容易忽视云的部分,但其实云与端的发展应该是并行的。在这个背景下,腾讯将重点放在云、图的核心数字底座建设上。
只有焦虑的人和企业,才会拼命追赶别人的步伐和赛道,腾讯在智慧出行方面的笃定,反倒是战略定力的体现。是腾讯企业战略和价值观的一以贯之。不造车的腾讯,正在凭借自身的软件和数字能力,在自己的赛道上,大步前进。
03
织网,
腾讯的智慧出行蓝图
不造车,不做硬件,在工具链和平台建设上投入精力,是现在腾讯对于自己的定位。
针对汽车产品本身,腾讯的核心产品是智驾云平台和智驾地图。对于两者的关系,钟学丹认为,云和图都是更偏基础底座的服务,云可能会构建在端上,有可能会构建在云上,它其实是云和端都会打通的基础服务能力,对于云的话,可能和图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通过软件这些服务,如何构建云端的能力成为新的难点。云其实是面向汽车更通用化、基础化的服务能力,帮助车企通过云端和车连接和用户连接。
△腾讯智驾
腾讯智慧出行战略总经理沈沛介绍,腾讯将从三个维度助力合作伙伴打造数字化“新实力”:
第一,基于云+SaaS能力,助力产业实现全链路数字化升级;
第二,助力产业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用户运营体系;
第三,助力产业打造人车共驾时代的新一代智能座舱体验。
在腾讯新的业务版图中,要为汽车行业构建一张源头产业上下游链路的一张网。汽车行业除了车企的供应链和服务商,汽车的用户除了和车产生关系,还会和车相关的服务领域产生关系,和车上的娱乐和内容产生关系。钟学丹介绍,腾讯已经对接了很多服务生态,以及和车企的生态打通,把他们构建在一个平台上,让这些服务更好地直面用户。这个网络是基于图和云的维度构建的,底层逻辑是对空间数据的描述,通过云来完成产业上下游服务的切入和打通。
今年,腾讯智慧出行将点亮B端和C端网络节点梳理成造车、卖车、用车三个维度。这是腾讯在过去一年中,作为一个连接者通过观察B和C的串联,理解行业问题之后的能力进化和完善。在腾讯看来,让服务更好地串联起来,让服务真正落地,不是只有一个连接能力打通、自动演进就能完成的,需要跟客户共建和共创,通过数字化的工具、技术和互联网能力,帮助合作伙伴完善产品和服务。
当整个腾讯智慧出行的卷轴展开后,我们惊讶的发现,腾讯早已经不是游戏和社交可以简单定义的公司了。围绕“连接”,腾讯在造不造车上的坚定选择和对自己边界的认知,反而为腾讯打开了更广阔的的业务纵深和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