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风口的SaaS,WPS还能领跑多久?

摩根频道
关注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随着企业线下办公趋向不稳定,以及云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化办公环境的转型需求越发强烈。由此也带动着SaaS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爆发成长期,即便是国内疫情环境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这份高速发展的趋势依旧没有改变。

仅是今年上半年,国内各大SaaS企业所获取的融资数量就累计超过了100起,总融资金额也超过190亿元,远超去年全年的总额。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行业报告,2020年国内SaaS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38亿元,并且预计未来三年内将维持34%的复合增长率,由此可见,在多年前曾经被严重低估的行业,已然悄无声息地拥有了千亿市场的潜力。

而提及国内SaaS市场,就避不开依靠标准化企业SaaS服务成功转型,并且在2019年成为第一家SaaS上市企业的金山办公,以及旗下知名办公软件WPS。

在SaaS行业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时代的当下,率先走通SaaS商业模式,为行业树下标杆旗帜的WPS和金山办公,能否继续守住自身优势?

付费结构失衡,WPS前路漫长

从1989年,刚刚加入金山的求伯君把自己关在出租屋整整14个月,写出128万行代码,写出了1.0版WPS开始算起,这个和微软Office同一时期面世的软件,至今已经经历了32年的风风雨雨。

期间,有DOS时代一年卖出3万多套的辉煌;也有错估计算机操作系统大趋势,惨遭失败的“盘古”办公系统;更有被Windows97成为主流电脑系统后捆绑使用的Word抢走全部市场,加之盗版泛滥,只能转型做游戏、翻译词典等产品,让包括雷军在内的核心员工“失去了理想”。

如果不是2002年将WPS的代码全部推倒重写,“改造”成与Office完全一致的操作界面,再赶上“863计划”的国家财政支持,熬到了WPS2005的面世,说不定早已和同时期的大多数办公软件一样,彻底消失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之中,只剩下商业史中偶尔提及的单薄名字。

而真正让WPS活过来的,还是赶上了2009年科技部投资上百亿,组织开展的基础软件专项科研工作。随着国家开始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尤其是办公软件领域的自主可控,作为唯一有希望能与微软Office相提并论的国产软件,WPS自然是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求伯君在2009年曾公开表示,WPS要做的是目光放在两年后的SaaS产品。相对超前的理念,加上2011年金山软件拆分,WPS被雷军“逼迫”着进行移动端的改造,一举拿下了微软尚未布局的线上移动办公场景。此后,软件正版化和“去IOE化”潮流,也让WPS吃到了市场红利,奠定了转型SaaS行业的基础。

曲折且特殊的发展经历,让WPS以及金山办公大部分产品都带有明显的偏向性,在对SaaS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中,也逐渐形成了主要依靠授权、订阅、广告三种盈利方式。

截至今年6月30日,金山办公的主要营收中,办公服务订阅7.351亿元,占总收入的46.97%;办公软件产品使用授权6.401亿元,占比40.9%;互联网广告推广服务1.895亿元,占比12.11%。其中,针对航空、能源、金融等相关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的授权类业务,在今年同比增长将近200%,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模式。

这与WPS一路走来的过往不无关系,只是在建设国家信息安全的过程中,类似于税收优惠、强制使用正版国产软件等政策层面的支持,尽管给WPS提供了极好的业绩增长,但在无形中也加重了公司对政策环境的依赖,给由此产生的收入增添更多的不确定性。

而作为WPS目前营收结构中占比最高的办公服务订阅业务,尽管依靠着稻壳平台持续完善内容生态,以及对会员体验、销售渠道的不断优化,带来了大量的付费转化,但其主要的订阅付费收入大部分集中于C端个人客户,对B端企业客户的渗透率严重不足。

基于C端用户普遍付费欲望偏低、放弃成本低廉无法培养高忠诚度的特性,ToB不足的WPS,或许将会长时间保持工具属性,距离形成“无法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尽管金山办公已经成功上市,并且常年保持办公商务APP月活榜首的位置,但对B端营收结构仍然存在着持续改进的必要。尤其是在SaaS逐渐成为投资热门,新玩家不断加入赛道的如今,暂时领跑文档协作细分市场的WPS,还远没有到达可以安枕无忧的地步。

“万亿风口”,大厂持续入局

就整个国内SaaS行业而言,尽管距离千亿市场已然不远,但仍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

自从1999年第一家SaaS公司Salesforce诞生于美国旧金山,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SaaS产业在全球领域已经成为云计算相关领域中最大的细分市场。截至2021年4月份,美股中市值超过千亿的就有Adobe、Salesforce、Shopify、Intuit这四家企业,排名前十的公司市值综合也突破了一万亿美元。

相比之下,2020年我国SaaS市场规模只有29亿美元左右,对比当时157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所占的比例仅为1.8%。二者之间巨大的差距,也意味着国内SaaS市场存在着极高的天花板,以及可供长期持续挖掘的行业潜力。

其中,主要以软件工具和办公自动化OA平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协同办公,逐渐成为了SaaS相关业务中应用面积最广、通用性也最强的类型。相比于ERP、HRM等专业技术基础要求过高的业务,协同办公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也是很多SaaS创业公司和传统软件企业拓展相关业务的首选。

而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风口的互联网公司,自然也没有在这份“万亿蛋糕”面前落后于人。手握巨量资金和流量的互联网巨头公司,更是早已开启了SaaS赛道的布局,从2013年移动办公概念出现后,各个大厂的商业生态中,各式各样的OA系统就进入了不断孵化的阶段。

阿里巴巴于2014年推出的钉钉,在今年8月份用户数量已经突破5亿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第一。腾讯2016年上线的企业微信,也依靠微信的社交生态,不断缩短与钉钉之间的距离。再加上字节跳动在去年向全国企业和组织免费开放的飞书,互联网大厂在协同办公领域的明争暗斗,已经逐渐摆在了桌面上。

此外,还有明道、云之家、今目标、Teambition等团队协作工具的不断出现,或由创业公司推动,或由互联网巨头投资,都在持续拓宽赛道的体量。而在所有协同办公的行业垂直中,WPS所在的文档协作细分,却成了目前阶段互联网大厂最为注重,甚至纷纷亲自下场争夺的关键所在。

就比如在游戏领域反复争夺行业第一的腾讯和网易,前者在企业微信的基础上推出腾讯文档,后者依托“有道”系产品生态上线的有道云笔记。随着市场需求变化,都在不断加强在线文档相关的云服务功能,也各自聚拢了不小的受众。

正在努力打造全方位商业生态的字节跳动,也凭借头条系的石墨文档、飞书本身自带的在线文档功能,不断瓜分着市场份额。再加上印象笔记、一起写、超级文档等等云端类Office产品,至少于在线文档的细分中,WPS的金山文档所面临的对手,只会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强。

而且,基于互联网企业惯有的流量思维,大部分文档协作产品都是由C端个人用户着手,在掌握足够的用户数量和市场份额后,再进行C To B的转化。这也与WPS在SaaS行业的发展路径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作为传统软件厂商,WPS在C端市场的表现力和流量获取能力,显然不如纯粹的互联网企业。

这或许意味着,如何摆脱对C端的依赖,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将成为金山办公接下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站式服务,不再契合市场?

在目前阶段,虽然金山办公已经有了上亿规模的个人用户市场,但付费客户的占比并不高。除了国内版权环境还处于培育阶段,大部分用户都缺乏为版权付费的观念外,或许更多的原因,还在于WPS的内容生态。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已经走向平稳增长的阶段,受疫情影响的经济形势也在逐渐恢复,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运营节奏都有着更加急迫的需求。只是这些需求大都具有碎片性,很难进行宽泛地定义。

这很可能也代表着,传统营销观念中的“一站式服务”,已经成为设计层面的“偷懒”,逐渐开始失去契合自己的市场环境。

而WPS早已成为了一个,集合文字、表格、PPT、海报设计、流程图、脑图、PDF、表单等多种功能的办公平台。同时,稻壳平台的各类资源、模板,也在联合构造一个试图满足所有用户不同需求的生态闭环。

对于C端个人用户而言,这样全面的软件工具尽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实际上,大多数付费功能模块都是冗杂且不常用的。想要加快付费用户的转化,或许在全面广泛的服务范围外,还需要在某些针对性较强的功能上做进一步的深度挖掘。

同时,虽然WPS早已推出针对B端企业客户的企业版,整体也偏向于符合ToB需求的专业度高、集中力强等设计风格,但不仅转化速度缓慢,不同种类用户的认可程度也出现了较大的断崖。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更为理性的消费逻辑,决定了SaaS的ToB市场,会是一个缓慢且长期的价值积累过程。具体则是表现在,企业客户购置一套新产品,往往需要多个层次的审批,由企业内部不同职位、地位的人和组织来共同决策,根本不存在类似C端市场冲动购买的消费环境。

其次,大多数企业都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购买包括软件系统在内的相关工具。在采购环节上,更关注的是产品服务的稳定性,以及是否存在成功案例来减少试错风险。

从天眼查的数据库里,明显能够看到,WPS目前主要的B端客户集中于政企部门和大型企业。由于办公环境和经营理念存在着差异,于民营企业客户而言,往往会对产品的匹配度产生担忧,进而导致WPS在中腰部和小型创业公司,仍旧缺乏足够的产品竞争力。

此外,随着互联网办公场景从PC向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转移,移动端的体验和设计也变得日趋重要。WPS想要在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互联网移动产品大厂面前持续保持优势,终究是件非常困难事情。

无论如何,在迎接即将到来的SaaS黄金时代,WPS和金山办公都不能满足于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在应对不断出现的竞争对手之余,还是要想明白如何实现自我超越。

毕竟,唯有不断的前进,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