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精度应用明显呈现泛在化和规模化趋势,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无人机、农机自动驾驶、智慧施工、测绘仪器、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
预计未来几年,还能继续保持增长,在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大背景下,行业会保持持续深化的发展。
作者 | 方文
图片来源 | 网 络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持续增速
《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4690亿元,同比增长超16%,我国基本形成北斗产业体系。
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2.28%,达到1454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1%。
2021年高精度位置服务相关收入达到151.9亿元,同比增长超33%;高精度市场近年来持续爆发,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24.5%。
2021年国内厘米级应用北斗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持续增长,达到120万片。
与此同时,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突破9.8万件。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整体还是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增速高于全球其他导航市场。
北斗已融入融入新基建之中
自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成并开通服务以来,北斗系统进入了持续稳定运行、规模应用发展的新阶段。
2021年,随着新基建战略的推动,加速了北斗融入自然资源、通信、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等基建领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力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升级。
当前,北斗系统已广泛进入各行各业,以及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以技术体系创新和应用模式创新为主线,积极推动[北斗+]融合创新和[+北斗]时空应用发展。
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已发挥出重要的时空赋能作用,加快推动了产业数字化,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赋予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应用方式需要深化和融合,而不是孤立的存在。
智能驾驶推动高精度需求
卫星导航具有精度高、成本低、可提供绝对位置等优势,在现有的纯视觉、多传感器融合、车路协同方案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智能驾驶等级提高和渗透率提升,交通领域高精度需求将明显增长。
随着L3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量产阶段的到来,以及高精度地图的社会赋能价值凸显,高精度地图开始进入规模生产和分发的商业时代。
在L3及以上阶段,人类驾驶员逐步下放权力给机器控制,路径规划、定位导航以及随之带来的更高级别的决策控制被提上议程。
这也意味着,高精度地图可作为空间数字基座,关联与叠加各领域的垂直业务知识与动态信息,形成面向多行业的智慧业务基础设施,建立垂直服务市场,例如智慧物流、无人配送等。
卫星通信发展的新动力
导航卫星在太空中连续发送带有时间和位置信息的无线电信号,经过接收机接收和处理后,可以获得接收机所处的时间、空间信息。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现在卫星导航系统已能够提供动态厘米级定位、静态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服务,可为各类终端提供所需的时空信息,帮助它们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
时空信息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以及各类智能传感器,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场景创新不断涌现,应用范围广泛。
新基建成为高精度基础地图数据平台
高精度地图平台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基础设施,在新基建中,依然承载着关键的基座性作用。
车联网、车路协同中,高精度地图通过将道路及道路相关要素直接本体电子化、虚拟化,实现数字孪生;
并接入各领域行业肌理AI算法,自动感知和监测逼近真实世界的精细动态变化,实现人、车、地、物的时空全息交互、联动与宏观统一管理。
通过统一数据标准接口与加密索引云调用,促进图商间数据共享和隔离原始数据,同时实现不同的中下游制造商、开发商利用平台数据进行私有化处理和自定义应用,促进高精度地图市场的良性发展。
结尾:
高精度应用明显呈现泛在化和规模化趋势,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无人机、农机自动驾驶、智慧施工、测绘仪器、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
随着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北斗的深度融合发展,将催生精细农业、精准物流、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多种新业态、新模式。
部分资料参考:第一财经:《千寻位置持续推动北斗融入新基建,国内高精度位置服务市场爆发》,光明日报:《北斗进入规模应用发展新阶段》,21世纪经济报道:《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值超4600亿应用场景正多点开花》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新基建丨高精度服务加速融入新基建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