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螳螂观察
作者| 青月
近两年,数字经济不断深化、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科技圈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流行语,元宇宙、NFT和Web3.0便是其中的典型。
不过这段时间,元宇宙概念和NFT市场似乎都处于“降温”之中。
据「华尔街日报」5月初的数据显示,NFT市场似乎表现不佳,与去年9月的高点相比,下降了92%。NFT的活跃钱包数量也下降了约88%,上周的数据是14000个,而不是去年11月的高点119000个。
(图源:极客公园)
极客公园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3月和4月,元宇宙赛道分别发生22起和13起融资,相比之前几个月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
与元宇宙和NFT不同,声量爆发较晚的Web3.0至今依旧是市场的焦点,以最近CyberConnect为例,5月17日,这家Web3.0 社交平台宣布完成 1500 万美元A轮融资,共有十一家投资机构参与其中;前不久去中心化投资平台Syndicate的600万美元融资名单中更是有超过50名投资方,其中不乏a16z这样的知名机构。Web3.0这个概念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又为什么还会有不少业内人士对这一概念提出质疑?从概念到落地,它还需要多少时间?
Web3.0时代,谁都想抢占先机
美国前货币监理所的代理所长Brian Brook对Web3.0给出的定义是“可读写,同时可拥有”,但就是这样一个听起来似乎挺简单的概念,却引得各方疯狂。
其一,大量苹果、亚马逊、Facebook等公司的高管纷纷辞职投入Web3项目。
今年1月,Facebook数字加密货币和支付部门Novi的前COO Sherice Torres辞职加盟Circle;2月,YouTube Gaming部门元老Ryan Wyatt离职加入Polygon;此外,亚马逊云高管Pravjit Tiwana加盟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Gemini担任CTO;Lyft的首席财务官Brian Roberts加入OpenSea,Twitter前CEO离职创立Block,诸如此类的案例,数不胜数。
其二,对于这部分高管跳槽,微软、Twitter等科技巨头一边给出更诱人的条件留住员工,一边参与其中,比如微软最近就投资了区块链初创公司ConsenSys。
海外一片火热,国内也不落下风。2021年10月,TikTok就加入到Immutable X中,推出带有Immutable X的NFT;2022年3月,阿里巴巴早年收购的《南华早报》成立了NFT公司“Artifact Labs”;同月,腾讯和淡马锡、Mirae Asset等国际资本一起,投资了澳大利亚一家基于Web3.0技术的游戏初创公司Immutable。
其三,闻“风”而动的资本也在迅速“上车”。
根据Crunchbase 报告显示,一共有152家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了Web3.0独角兽企业。其中Coinbase Ventures 19笔投资;Digital Currency Group 14笔投资;Andreessen Horowitz 12笔投资;Ribbit Capital 9笔投资;老虎环球基金 8笔投资;软银愿景基金 4笔投资。红杉资本还推出了一支专注于加密货币的投资基金,资金规模在5亿至6亿美元之间,据不完全统计,这家顶级风投仅今年已经投资了20家Web3.0公司。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硅谷顶级风投机构a16z,其投资过Uniswap、MakerDAO、Compound、Dapper Labs、Arweave、Optimism、Solana等知名项目,2021年仅AXS就收获20240%的涨幅。同样,它也是Web3领域的主导者,其在该领域的投资布局链路十分长且涉及范围广。
高管、海内外大厂以及风投机构们,绝对不是毫无理智就随“风”摇摆的角色,更不是“韭菜刀”能随意“切割”的对象,那么Web3.0有什么特质值得它们看重?
有条件、有技术、有成果,Web3.0不是新一轮的“镰刀”
a16z合伙人Chris Dixon 认为:“加密技术不仅是金融的未来,而且与早期的互联网一样,有望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驱动下一波计算机创新。”
这位“风投之王”如此看好Web3.0的原因,在「螳螂观察」看来,主要有三:第一,Web3.0涉及的底层技术,有一部分已经比较成熟。
区块链是Web3.0落地的关键技术,而关于区块链,平台、应用以及在某些行业的市场试验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虽然从技术发展来看还有很长的一个阶段需要逐渐成熟。但区块链思维已经日益丰满。除了区块链之外,边缘计算、AI、底层算力也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效应,让Web3.0的落地充满可行性。
第二,目前相关领域也已经诞生了一些比较出圈的应用。
比如在分布储存项目里,风头正盛的Filecoin、踏踏实实的Swarm以及冉冉升起的Crust,都是未来撬开Web3.0大门的钥匙。
又比如,顾荣辉教授与邵中教授2018年创办的区块链安全平台CertiK,就利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形式化验证技术、AI审计技术,扫描及监控区块链协议和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并推出以Skynet为代表的SaaS产品,为企业提供安全解决方案。目前,其估值高达120亿元,背后还站着以老虎基金、高瓴创投、高盛、红杉资本等为代表的豪华资本阵营。
交流平台的MetaNotey创始人郑小岳,也已经成功打造了一个以笔记为起点,集合钱包、NFT铸造、交流功能的去中心化社区平台,不过现阶段其主要的市场还在国外。
郑小岳在与「猎云网」的对谈中提到,海外是Web3.0创业项目面向全球化的重要抓手,在海外创业沉淀的经验,未来可以更好地反哺国内市场。
第三,近五年里,消费互联网的创新已经比较少了,Web2.0发展正在触及红利天花板。Web3.0将是“未来互联网的模样”。
这一点其实不用过多赘述,从海内外Web2.0大厂频繁裁员,以及被Web3.0所展现出的财富、发展空间以及去中心化精神吸引的高管跳槽中,可以窥见一二。
有条件、有技术、有成果的Web3.0绝非一把收割“韭菜”的“镰刀”,那么为什么市场上会有这么多唱衰的声音?
被马斯克、多尔西唱衰,Web3.0何时将至?
科技圈大佬对Web3.0的 个人判断,对社会主流观点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如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连发多条推特表达他对Web3.0的困惑,“有人看到Web3了吗?我找不到。”、“我并不是说Web3是真实存在的——它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市场流行词而不是现实”。
除了马斯克以外,Twitter前首席执行官多尔西也曾抨击过Web3.0,当然,每个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都是曲折的,在「螳螂观察」看来,Web3.0现在确实有一些值得诟病的地方:
一方面,用户仍需要Web2.0平台。现阶段,虽然Web3.0逐渐兴起,但绝大部分人基于便捷和依赖,依旧选择对Web2.0妥协。
另一方面,虽然区块链、边缘计算、AI、底层算力等技术正在趋于成熟,但开发工具、技术标准、商业模式、分布式身份管理等,对Web3.0同样重要的要素均处于初级阶段。
除此之外,Web3.0背后的监管挑战同样巨大,像是号称最安全的比特币都被黑客攻击过,累计经济损失数以亿计,也就是说去中心化的加密算法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安全,这也是监管也难管制的领域。
然而瑕不掩瑜,倘若Web3.0真正落地,首先,用户可以收回对其数据和内容的控制权。
在Web3.0时代,用户将对自己的数据负责,既保护了隐私,更是创作者的“福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写了一篇文章,在Web3.0架构的互联网上利用区块链技术标记了自己的版权信息,这是不可销毁和篡改的,在智能合约的作用下,不管是谁转载了你这篇文章,都得给你钱。你不仅能够生产内容,还能控制内容。
其次,科技巨头的垄断将被打破。去年国内对阿里罚款182亿和对美团34.42亿的反垄断处罚引起了市场的广泛的关注,当人们在讨论应该如何回收互联网大厂的权力,使其不能垄断整个互联网时,Web3.0凭借着其能在“某种程度上收回、控制互联网大厂的权力”也被多次提起,并被寄予厚望。
最后,Web3.0的落地还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远望资本田鸿飞就曾表示Web3.0领域中孕育了十大创业投资机会,通讯协议、分布式数据、去中心化身份系统等。“2009年诞生的比特币区块链,为2021年Web3.0的发展埋下了种子。我认为Web3将是巨大的范式变化。”
总而言之,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都在积极投身于“探索Web3.0的实验”之中,但风险未除、监管未定,Web3.0时代并不会那么快的到来。
正如《2022加密行业状态报告》里指出的那样,虽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Web3.0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且以目前以太坊拥有700万到5000万的活跃用户估算,当前Web3.0发展阶段相当于互联网的1995年。
但按照这个趋势来演算,到2031年Web3.0可能会达到10亿用户,在去泡沫化和持续性颠覆后,真正的Web3.0能否成功落地,又将以何种面貌出现,正处于技术和产业变革时代的我们,或许有机会见证。
原文标题 : 诱得字节、腾讯、小米入局,Web3.0落地是“伪命题”还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