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智能相对论
作者丨陈选滨
字节跳动继续加码飞书的协同办公能力,5月25日飞书召开“2022春季飞书未来无限大会”,发布多款新产品。由此,协同办公行业的战火愈烧愈烈。
尽管飞书的市场口碑相对不错,但是在整体体量上与早前入局的钉钉、企业微信相比还是小了许多。
根据QuestMobile的最新数据,2022年4月,钉钉MAU(月活跃用户数)高达2.26亿,基数最大,稳居市场第一;企业微信MAU为9530万,对比3月略有下降,始终徘徊在破亿的边缘;而飞书MAU仅为619万,虽有增长,但与前面两者相距甚远,但短时间内很难追上前面两位的数据。
如此,仅是依赖飞书的能力,与阿里、腾讯的协同办公产品进行同维度的竞争,字节跳动大概率上是很难在协同办公领域继续突破的。
情势胶着,字节跳动To B的思路顺势迎来转变。
去年7月,继飞书之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又推出“飞连”,面向国内企业客户开放服务。根据介绍,这是一个集身份与权限管理、虚拟专用网络(VPN)、办公网络准入、终端资产管理、防病毒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办公平台。
虽说也是数字化办公平台,并与飞书实现一定程度的联动,但两者之间的服务逻辑和服务焦点却截然不同。
从某种程度来说,飞连代表的就是字节跳动To B变革的新思路。
前不久,火山引擎联合知名研究咨询公司Forrester发布了《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的数字化办公新体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进一步为飞连打造认知背书,以“混合办公时代的新基建”确立平台定位,与飞书形成错位协同体系。
由此,飞书之后又推出飞连,字节跳动的To B路径将呈现出怎样的产业逻辑?而飞连所锚定的混合办公模式是否真的可以成为飞连崛起的一个重要风口?
01 混合办公,是个机会?
说起飞连,就不得不提及混合办公。
自正式开放服务以来,字节跳动就一直在强调,飞连要解决混合办公时代的市场痛点与行业症结。
那么,什么是混合办公?基于各大厂商的动作和理解,「智能相对论」认为,当前的混合办公主要包括三大层面的混合。
首先是空间的混合。
随着疫情战线的拉长,越来越多的公司不得不采用远程办公的模式,员工的工作地点不再局限于公司,在家办公、在酒店办公等等办公空间的转移也成为了部分企业员工的常态。
由此,时而在公司坐班,时而在家办公相结合、交叉的状态就是普遍意义上理解的混合办公模式。这种模式经过疫情的刺激与放大,在国内外都受到更大程度的聚焦与讨论,逐步演化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
在国际上,知名科技大厂如苹果、微软、亚马逊、戴尔等都纷纷探索类似的办公模式。在国内,携程则一马当先,自今年3月1日推行起了“3+2”混合办公模式——即员工可以选择每周1-2天远程办公。
在此,企业本身所试验的混合办公模式的先决条件就是空间的混合。
再者到终端的混合。
日常办公对智能终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像手机、平板、PC、笔记本等等一系列的智能终端设备都是新兴产业从业者的必备工具。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到来,这一趋势也在传统行业蔓延。
同时,在空间混合的情况下,终端混合的趋势再进一步放大,比如当一个员工处于在家办公与在公司坐班结合的状态,就不得不交叉使用家里的PC和公司的PC来满足多地办公的需求,由此加剧终端的混合。
最后为应用的混合。
纵观现在的协同办公软件市场,应用层出不穷,综合性的平台就有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细分领域的还有WPS、腾讯文档、X-Mind等,基本已经覆盖了日常办公的各个环节和体系,甚至还出现了一个客户一个沟通软件,一个工作一个专业应用的普遍情况。
多应用的使用与切换,是当今时代员工不得不面临的办公常态。同时,伴随着空间与终端的混合,应用混合的情况也愈发复杂,比如家里的PC与公司的PC,就需要做好两个相同应用的切换使用与数据同步,很容易就会造成多一个终端多一套应用的混合情况。
基于这三大层面的交叉混合,混合办公本身就会存在诸多“混乱”问题以及安全问题,比如多应用的同步与管理、多终端的协同与管控、办公网络的多点访问、信息数据的泄漏等等。
如何解决混合办公时代的这些痛点问题,成为了各大终端厂商、数字化办公平台的创新价值所在,同时也拉开了协同办公市场的高度竞争态势。
根据艾媒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协同办公行业趋势及标杆案例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协同办公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264.2亿元,预计在2021-2023年依旧可以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率,并在2023年达到330.1亿元的市场规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华为、小米等智能终端厂商所推崇的多屏协同功能,实际就是要解决的就是终端混合使用的问题。其次,像钉钉、企业微信、飞书、WPS等协同办公软件基于云存储也在尝试解决应用混合的问题。
甚至,终端与应用的双重突破也是当前的一个常态。前不久,TCL NXTHUB V50智能交互平板就宣布将首次引入在线文档工具——腾讯文档,来满足多方协作的办公需求。
但,这些似乎都不够完全。终端连接之下的网络问题、多应用之下的多账号体系问题以及相应带来的安全问题,都尚未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譬如,根据Forrester调研发现,就有66%的企业经历过内部违规操作引起的数据泄露,但在办公网准入相关的安全措施中,却仅有55%的受访企业对Wi-Fi及VPN等网络接入方式进行了统一管理。在企业内部资产保护方面,也仅57%的企业通过文档及信息外发检测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仅56%的受访企业部署了对USB、蓝牙以及SMB等外设管理措施。在身份和访问管理方面,更是只有39%受访企业实现了全面的远程系统管理员、承包商、外包IT和外包人员的网络和应用访问权限管理。
Forrester认为,“疫情无疑迫使组织开始重新审视其组织的远程及随时随地工作的策略,并开始思考所需要的支持性IT技术。”那么,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对于支持性IT技术的思考开始深化,向更底层的方向渗透。
同时,根据Forrester调研发现,75%的受访企业反馈缺乏在技术上的资源投入,超过一半的企业(55%)反馈无法找到与企业原有IT系统兼容的平台型解决方案。在当前数字办公不断趋于成熟且普遍的情况下,企业迫切需要更成熟、更基础的产品从各个层面来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飞连面向企业开放的服务如终端管理、网络管理、多应用管理等功能以及其主打的安全功能来看,字节跳动很大程度上聚焦的就是这样的一个IT技术“无人区”。
02 「抄底」协同办公的两种逻辑
实际上,解决混合办公的关键还是回到协同的诉求上,协同空间、协同终端以及协同应用。
由此,混合办公的本质还是协同办公。而协同办公历经多年的疫情刺激,在爆发期之后也日趋成熟,相关平台的发展思路也愈发清晰——做深应用,把数字化服务向更底层推进,是目前行业内的「抄底」共识。
但,对比市场上的诸多协同办公产品,如阿里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甚至是字节跳动自家的飞书,飞连所呈现出来的逻辑是截然不同的。
一、以产品为中心vs以身份为中心
协同是目前大多数数字化办公软件的标配能力,但服务模式不同,由此带来的应用思维也不尽相同。
像WPS、腾讯文档一类的专业办公软件,大多是以产品为中心,有产品才有服务,进而才有协同。比如,WPS就会基于云存储提供文件同步功能,但一旦脱离了这个产品,协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同步的文件也只有在WPS上打开才能使用。
而飞连则是以身份为中心。遵循“All in One”的概念,飞连正在将数字化办公所需要的应用系统入口、Wi-Fi、VPN等多个体系的身份整合为一个,基于身份统一管理,进而实现多套应用系统的对接和协同。
比如,员工是否可以进入企业内网、应用权限是什么、独属于个人的Wi-Fi密码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基于身份的统一管理得到个性化的实现。
对比来说,WPS、腾讯文档等提供的是一个产品服务,而飞连提供的则是一个管理理念,虽然都是实现协同办公的一种手段,但是前者侧重于解决专业性较强的办公需求,后者则解决企业人员管理的统一问题。
二、做深行业vs做深技术
当前,协同办公的整体趋势在向基础层走,即向更底层的行业进行深化改革,推动数字化流程贯穿全局。但,同样是由于服务模式不同,由此带来的战略方向也不同。
钉钉的战略方向就是一种行业「抄底」逻辑,从政务到教育,再到制造业,钉钉每每都是将一个行业做深做透,进而再向另一个行业开拓,将协同办公的思维与技术方案不断赋予传统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
飞连的逻辑则是技术「抄底」,其侧重的并非是一个行业性的解决方案,而是一套技术体系的深化。比如,飞连的大部分功能实际聚焦的就是底层的IT性技术,包括Wi-Fi管理、终端管理、企业虚拟专用网络、准入控制、防病毒等模块。
对比来说,钉钉的战略重点是行业,即为每一个行业客户提供一个相对完美的协同办公解决方案,而飞连的战略重点是技术,即为每一个企业客户(不管是哪个行业的)提供一套安全高效的底层技术架构。
以上,飞连的代表的是一个底层的、面向企业管理的协同办公服务体系。简单来说,同样是协同办公,其服务重点并不是在教企业如何用数字化技术做事,而是在教企业如何用数字化技术管理。相对于帮助传统企业搭建一栋完美的数字高楼,飞连更侧重于帮助企业打好搭建数字高楼的地基,浇筑架构等等更底层的技术性工作。
03 飞连,能否成功?
从平台逻辑来看,字节跳动似乎正在借助飞连另辟蹊径,向协同办公领域进一步突破。但,这样的技术路径,最终又有多大的成功率?
有业内人士在与「智能相对论」交流时,就提到:“当前,协同办公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虽然飞连的出发点很好,但相信很快就会被同行复制追平......”
尽管技术路径不错,但是这样的技术路径并不具备太高的技术壁垒,由此不少业内人士对于飞连未来的竞争力仍持以不太乐观的态度。比如,像华为云就能提供虚拟专用网络解决方案,只是目前这一套技术方案并没有专门地应用到协同办公领域,呈现出一个产品形态,讨论较少。
再者,“All in One”的概念固然理想,但是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大多协同办公产品还是存在较强的品牌边界、生态边界,想要打破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壁垒,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技术上的优化,更重要的还得看商业上的博弈。
钉钉的2.26亿MAU、企业微信的9530万MAU对于其自身平台而言,都是长期经营的优势,大概率不会在短期内放下品牌在协同办公领域的这些沉淀。无法打通生态与生态之间的边界,那么“All in One”的实现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尽管飞连同样出自字节跳动,但是就平台定位而言,其真不一定能像飞书一样可以做好用户口碑。毕竟,如上文所述,飞连的本质并不服务于专业性较强的办公需求,其更像是一个更先进的企业管理框架,也就是用来管理员工、规范员工行为的工具。
那么,这样的定位或许很讨老板喜欢,但对于员工而言尚待观望。
甚至,更深入点来说,这样的一个平台或许会很讨大企业的老板喜欢,但对于中小企业的老板同样有待验证。飞连的起家路径,是服务于字节跳动10万员工之后,得到大规模验证才面向市场开放的。但,这样的效力运用在百人、千人的中小企业,是否就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
就钉钉、企业微信以及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飞连而言,协同办公平台的价值可分两种,一是提高企业产出,二是提供精细化管理,前者可以直接体现在企业增效上,而后者则很难在短期内衡量。那么,飞连定位于后者,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何让中小企业使用自家的工具,创造出真正的市场需求,还有待商榷。
总的来说,就飞连的面世,字节跳动To B是很有想法的,但奈何市场竞争态势太剧烈,协同办公市场留给字节跳动的时间与空间都不多了。
原文标题 : 字节跳动「抄底」混合办公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