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一下,563天之后再出发

螺旋实验室
关注

滴滴一下,563天之后再出发

作者丨Kinki

编辑丨坚果

在历经了563天的下架整改和暂停注册后,滴滴终于姗姗归来。

虽然退出江湖一年多,但江湖却一直不缺滴滴的故事,从巨额罚款,到从美退市,再到被传引入一汽集团,滴滴一直没有离开过大众的视野。

1月16日,滴滴终于官宣,将从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新用户注册,并表示“一年多来,我公司认真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审查,严肃对待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

滴滴一下,563天之后再出发

不过,早在消息落地之前,就有外媒爆料称滴滴将在春节后重新上架应用商店,并恢复新用户注册。目前来看,靴子只落地一只,滴滴何时才能彻底回归,回归后的这场硬仗又该如何来打?

1

滴滴“停摆”的563天

2021年6月30日,滴滴低调登陆纽交所,股票发行价为14美元,市值约为680亿美元。但上市仅两天,就传来了滴滴遭遇安全审查的消息。7月4日,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滴滴出行应用在全网下架,滴滴旗下另外25款App也被要求下架。

2022年6月2日,滴滴向美国证交会递交退市申请,6月1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退市,退市时股价为2.29美元,较最高点缩水超87%,市值也仅剩约111.1亿美元,登陆IPO不足一年,市值掉了差不多3800亿人民币。

梳理滴滴过去一年半以来的故事,看似简单,总结起来不过“上市”、“退市”两个动作,但正是这两个动作,让滴滴失掉了10%左右的网约车市场份额,更因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等不合规行为,而面临80亿元的巨额罚款。

滴滴一下,563天之后再出发

在滴滴内部“时间暂停”的这一年半里面,整个市场和其它竞争对手可没有停下脚步,甚至还多次针对滴滴的市场份额发起猛攻。

最为显著的就是滴滴这头宣布下架,那头已经退出市场的美团打车便火速回归。此外,T3出行、曹操约车和首汽约车等也瞬间进入了“战斗状态”,纷纷推出补贴、拉新等市场活动。

“敌进我退”的结果就是,滴滴的核心经营指标出现持续下滑。据《晚点latepost》报道,在滴滴下架前的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的日均成交订单量为2500万单,来到2022年1月,滴滴的日均单量下跌至2000万单,缩水近1/5。

此外,司机和用户也在不断流失,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滴滴APP的月活跃用户从2021年7月的6000多万,跌至去年12月的3000万左右,用户数量近乎腰斩。此外,有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滴滴APP下架一年后,平台的活跃司机数量也流失近千万。

因此,在滴滴总收入中占比近90%的出行业务也受到了影响,在滴滴下架以后,这部分收入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448亿元,下滑至第四季度的375亿元。

除了核心业务受到冲击,滴滴的投资业务也不如人意,早在2021年三季度,滴滴便确认了其对橙心优选的投资亏损为208亿元,受此拖累,2021年滴滴归属普通股东的净亏损为500亿元,同比扩大369%。

社区团购业务对滴滴来说是一次并不聪明的尝试,在核心业务不断“流血”的背景下,滴滴也不得不举起镰刀裁减业务,曾被滴滴寄予厚望的橙心优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21年完全退出市场。

此外,去年2月,滴滴货运被传成为滴滴的下一个“开刀”对象,裁员幅度高达50%,旗下的出海业务也陆续从南非、日本等市场收缩退出。

2

网约车行业并不平静

从滴滴的多番调整来看,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尽量安稳地度过整改期,最大限度地稳住现有现金流,守住大本营直到整改完成。事实上,从业绩数据来看,滴滴出行业务虽然收入下滑,但整体并没有那么糟。

即便是在影响最为严重的2021年,滴滴的出行业务也在2021年四季度“扭亏为盈”,全年实现了息税前利润为61.29亿元,同比增长54.8%。此外,滴滴2021年的总营收仍保持了较高增长,全年收入为1738.3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417亿元增长22.6%。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滴滴也许在投资上押错了宝,但滴滴作为行业老大的地位却难以被动摇。从市场份额来看,在滴滴下架之前,其市场占比约为90%,在其下架的这段时间,尽管各大平台均积极对其发动猛攻,滴滴也仅是掉了10%左右的市场份额,据长桥海豚投研数据显示,2022年滴滴的市占率仍维持在80%左右。

滴滴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知名度、用户规模、服务质量等优势,是其与其它平台拉开距离的原因。比如有消费者表示,在滴滴下架之后,其它平台推出的优惠确实很吸引,叫车速度也快,但随着平台补贴消失,叫车速度越来越慢,想在全国都能叫到车,滴滴还是有优势的。

这一点从滴滴出行小程序不断新增的月活人数便可以看得出来,数据显示,自滴滴APP下架以后,滴滴出行小程序的活跃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11月,已达1.5亿人次。

滴滴一下,563天之后再出发

另一方面,近年网约车市场的需求整体下滑,所以遇冷的也不只滴滴一个。受疫情影响,这两年人们的出行需求普遍减少,但新加入的出行平台却只多不少,比如高德自营的“火箭出行”、无人驾驶玩家“萝卜快跑”等,更多平台争夺有限的市场,因此尽管滴滴暂时退出,但其它平台也不见得能快速增长。

最后,司机规模减少也制约了其它平台的发展。受网约车合规政策的影响,能够顺利持证上岗的司机越来越少,随着司机数量减少,部分中小平台的应答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消费者迟迟叫不到车,自然就会选择其他平台,这又会进一步减少司机的单量,造成恶性循环。

而且,近年新能源车补贴逐渐退坡,这不仅加大了平台的成本压力,对部分司机来说,准入门槛也进一步提高了,部分中小平台在前期没有足够的用户规模积累,往往就更容易在这两年感受到寒意。

3

归来仍有难题

不难看出,在滴滴消失的这一年半里,虽然涌入的新玩家很多,比如华为“Pelal出行”、抖音出行服务等,但大部分还是采用高德的聚合打车路径,其与滴滴的自营模式仍有一定区别,短期内恐怕不会对滴滴造成直接影响。

因此,滴滴回归后首要面对的,恐怕还是市场需求减少、司机出走,以及自身的合规经营问题。

一方面,虽然滴滴目前已经开放新用户注册,但何时才能重新上架应用商场,让新用户和新司机能够下载注册,目前仍未有明确时间表。

当滴滴APP再度回归,那些因从未下载滴滴而不能加入的新司机,或者一度离开卸载滴滴的老司机,才有机会重新聚集在滴滴平台。

目前来看,这两年司机的离开,大都绕不开一个老话题,单量减少,赚不到钱。因此,想要重新吸纳司机,滴滴就需要通过其优秀的数据运维能力,提高司机接单效率,这会是一个新的考验。

滴滴一下,563天之后再出发

另外,滴滴回归以后,想要把流向其它出行平台的用户重新吸引回来,恐怕也少不了一场烧钱的“硬仗”,在此之前,滴滴得先把钱包“补满”才行。

不过截至2021年底,滴滴账面上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总额还有439.8亿元,即便是交上80亿元的罚款后,滴滴要应付新一轮的“烧钱大战”,也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另一方面,滴滴还需要再次将上市提上议程。在宣布启动从美退市工作后,滴滴也曾表示将同步启动港股上市工作。不过,由于港股对于企业合规的要求更高,此前也有嘀嗒出行两次申请港股失败的案例,滴滴能否顺利应对港交所更严格的监管和更复杂的上市流程,恐怕还是未知之数。

因此,在滴滴官宣退市后,市场也曾传出手握T3出行的一汽集团欲收购滴滴的消息,虽然一汽对此表示否认,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滴滴或许也能通过引入“国资队”来增加自己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成功率。

另外,自2022年以来,监管部门也曾多次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或者境外上市,整体来看,平台型企业的监管已较之前有所放松,滴滴或许也有机会再次在国外上市。

总的来看,滴滴恢复新用户注册,只是其回归网约车市场的第一步,其要处理的新状况和旧麻烦仍有不少,面对新的市场变化、网约车合规要求,以及数据安全这一“老问题”,滴滴的新挑战或许才刚开始。

       原文标题 : 滴滴一下,563天之后再出发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