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去哪儿都贵”!大数据杀熟何以禁而不止?

新象财经
关注

这位网友准备预订上海某酒店时,发现在日期、房型相同情况下,三台设备显示出不同的价格,三台设备分别显示为 487 元、520 元和 963 元,最高价和最低价相差 476 元。该网友称,“就想问一下,去哪儿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随着网友们吐槽声越来越大,去哪儿网官方作出回应表示,系因会员等级不同导致,会员等级越高价格越低。去哪儿网当日就此事出具的声明函称,2023 年 1 月 1 日,微博用户曝出关于去哪儿网预订酒店价格差距大的问题,视频内容为失实信息。去哪儿网要求该微博用户删除视频,停止侵害行为。

就在去哪儿网官方发声明后,有人通过使用不同设备、不同等级账号查询发现,等级高的用户价格比等级低的会员价格高的情况仍在去哪儿网平台存在。

这不就是已经盛行多年的“大数据杀熟”吗?其实在互联网平台,它们一直在“杀生”与“杀熟”中随意切换。作为反垄断法明令禁止的行为,大数据杀熟为何一直禁而不绝?

起初“大数据杀熟”是出现在同一趟航班,高级会员是一个价格,普通用户是一个价格;同样叫车,起始点和距离一样,根据用户使用手机的品牌不一样,所产生的费用不一。近几年“大数据杀熟”逐渐在互联网世界此前不为人所关注的细节中展现出来,去哪儿、携程、滴滴、美团、饿了么、飞猪、淘宝、京东等都曾被卷入其中。

大数据技术诞生之初,就以其“千人千面”的特点而备受用户期待,它可以帮助互联网平台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然而,种种“杀熟”事件却让大数据变成了“割韭菜”的凶器。

此时各大平台们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借着互联网平台可以“大肆”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不惜辜负老用户的信任,在被蒙在鼓里的老用户身上使劲“薅羊毛”,老用户却对此一无所知。有业内人士称:“平台是商业机构,不是慈善组织。当注册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平台的‘收割期’便随之到来。”他认为,“大数据杀熟”是“取旧补新”的过程,把在老用户身上额外多收的费用补贴给新用户,同时支付平台运营成本。

对消费者而言,“大数据杀熟”就是名副其实的价格欺诈。

央视新闻曾援引专家观点称,“大数据杀熟”在两个阶段涉嫌违法:一是在用户个人信息收集阶段,涉嫌违法收集个人信息;二是在“杀熟”实施阶段,涉嫌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说到“杀熟”行为,有人称这属于互联网垄断的一种现象,只有在垄断的前提下才敢去实行杀熟实质。这种现象不仅仅在出现于去哪儿,携程,其中美团和阿里飞猪等都跟上了“节奏”,只是去哪儿与携程的“杀熟”行为似乎尤为严重。

尽管各大平台一直在辟谣不存在“杀熟”行为,但只要多个账号对比,总会发现价格不一样的现象。

以携程APP为例,我们用三个不同的账号,同一时间段搜索同一家酒店就会发现价格截然不同。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人折扣价是246元,没有新客券是288元,但另一个账号价格却是264元。这仅仅只是随机挑选的酒店做测试,由此可见,“千人千价”的套路始终存在。

“无一例外,无一承认”,前段时间有博主在抖音爆料,预定某知名酒店时发现,自己的金钻会员预定价格比其他普通会员价格高100-600元不等,面对博主的质疑,平台给出的解释是出现故障,之后以”取消“”故障“结果告知。

面对每次出现状况,携程都以出现bug搪塞,总之杀熟是不可能承认的,就算你发现了我也不会承认,一切“甩锅”给故障。

随着数据竞争日趋白热化,开启了二代大数据杀熟,通过“歧视性”算法,以消费者的权益换取平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兑现。

杀熟1.0:大多是老客卖高价;杀熟2.0:则是个性化推送下的精准杀熟。当消费者在一些平台下单,会收到复杂算法临时生成的各类优惠券、价格组合,不同账号的价格差异其实比以前更大。同时,杀熟2.0中的“熟”,已经不仅仅是“熟客”,而是被平台充分掌握个人信息的“熟人”。

据北京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由于“大数据杀熟”行为具有隐蔽性,维权往往难以举证。 经营者通常以商品型号或配置不同以及享受套餐优惠不同、时间点不同等理由进行自辩,又不对外公布具体算法、规则和数据,所以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后,维权举证往往非常困难。

现在相当多的平台会通过把价格调低以达到“拉新”的效果,而熟客因为习惯养成或形成依赖后,给予他们的价格优惠力度则相对弱一些,因而这也成了大部分平台用来否认“大数据杀熟”的借口。

这就导致如果用户想通过“正常”的价格购买,只能通过各大平台来回切换看到最“稳定”价格,来确定是否购买。

大数据时代,各大平台们可以精准“算”到用户的喜好,用户能更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也越来越难躲开暗藏的算法陷阱。

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大数据杀熟多次出现峰值并引发网民们的热烈讨论。其中,“杀熟”“打车软件”“价格欺骗”成为热议词,大部分网友对此表现为负面情感,网络口碑仅为36.6。

大数据杀熟引发公愤是必然,但并非无法可依。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都对杀熟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同样明确,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对于实力雄厚的互联网企业而言,不管是出于法律约束、社会公德,还是自身品牌形象的考量,都应该对消费者保持知情权,而非利用大数据牟取暴利。

现在同行业的头部企业逐渐增多,让用户们也越来越了解行业,了解商家以及其运行机制。 在交易链条中,一方越来越“聪明”,就会有另一方越“实在”。

当APP“拿捏”用户时,用户也可以有选择点头摇头的权利。

       原文标题 : 2023“去哪儿都贵”!大数据杀熟何以禁而不止?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