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跑得比营收快,BAT“省”出好业绩

雷达财经
关注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又到了检阅各家上市公司阶段性成绩的时刻。随着财报季的到来,当前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快手等在内的互联网大厂纷纷晒出了自己最新一期的财务答卷。

据雷达财经统计,今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爱奇艺、快手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3.91%、11.32%、14.87%、7.6%、17%、27.9%,而第二季度前述几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均明显优于同期营收的同比增速。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的背后,是这些公司纷纷为了降本增效所做的努力。在勒紧钱包的背景下,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爱奇艺、快手的毛利率分别从去年第二季度的37%、43%、49%、13%、21%、45%,上升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39%、47%、53%、14%、26%、50%。

业绩亮眼的背后,降本增效似乎已成为不少互联网公司的共识。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企业通常会砍掉非核心业务,更加聚焦主营业务,以此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还会通过压缩营销、研发、行政费用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成本快速下降。

随着行业整体逐步回暖,曾经被各家视为防御手段的降本增效,或将成为一项长期计划,大厂们能省则省、更加深思熟虑地“花钱”,则大概率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

但有市场人士认为,凡事都要都有度,过度强调降本增效,减少对未来投入,有可能会错失战略性发展机会。

巨头能省则省,阿里、腾讯精简员工规模

作为老牌的互联网大厂,阿里巴巴和腾讯被看作国内互联网领域的两大巨头。不过,即便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排头兵,阿里巴巴和腾讯也不约而同地走上了降本增效之路。

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的营业成本为1423.47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为61%。2022年同期,阿里巴巴的营业成本为1296.57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为63%。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阿里巴巴营业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第二季度的62%下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61%。

与此同时,今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的多项经营费用同比也出现下降。其中,阿里巴巴第二季度的产品开发费用为104.6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41.93亿元相比减少26.27%。若不考虑股权激励的影响,该项费用占阿里巴巴收入的比例从去年第二季度的5%下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4%。

至于销售和市场费用,阿里巴巴今年第二季度的花费为270.47亿元,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74%,但该项费用占阿里巴巴收入的比例仍旧平稳维持在了12%。

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的一般及行政费用为72.97亿元,与上年同期的84.33亿元相比也减少了13.47%。再叠加折旧与摊销、减脂与拔备等项目,阿里巴巴第二季度的营业费用控制在了493.19亿元,同比减少3.21%。

而阿里巴巴高举降本增效大旗的决心,还体现在员工规模的收缩之中。雷达财经梳理阿里近期发布的几封财报得知,截至第二季度末,阿里巴巴的最新员工数为228675人,而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阿里巴巴的员工总数还停留在235216人的水准。由前述数据计算可知,第二季度阿里巴巴减员6541人。而叠加阿里此前15个月时间里减少的2.41万名员工,仅仅一年半的时间,阿里巴巴的员工便减少了超过3万名。

正是在降本增效等一系列的调整之下,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上升13.91%至2341.56亿元,其毛利同比上升20.96%至918.09亿元,而阿里巴巴本季度的净利润更是达到3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六成。

其实,精简员工规模的大厂不止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另外一家头部互联网巨头腾讯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据腾讯控股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腾讯拥有104503名员工,而去年同期腾讯的员工人数为110715名。以此计算,腾讯员工数量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减少了6212名。

员工规模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帮助腾讯压缩了一般及行政开支的支出。今年第二季度,腾讯控股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5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对此,腾讯解释称,主要由于雇员成本(包括股份酬金开支)减少。

与阿里巴巴一样,腾讯本季度在营销方面的支出同比有所增长。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腾讯控股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83亿元,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18%。环比增长主要是因为腾讯本季度推广及广告活动增加,包括与其数字内容服务、游戏及电子竞技赛事有关的活动。不过,该项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较去年同期大致稳定在6%。

由于内容成本、金融科技交易成本及频宽与服务器成本减少,部分被渠道及分销成本增加所抵销,腾讯控股本季度的收入成本环比下降4%至784亿元。

若以收入百分比计,腾讯控股的收入成本由去年第二季度的57%下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53%。对此,腾讯控股在财报中也直言,这主要归因于某些新服务(尤其是视频号)的商业化使得高毛利率的收入占比提升,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成效。

基于前述情况,腾讯控股本季度的财务成绩也颇为亮眼。第二季度,腾讯控股的营收同比增长11%至1492.08亿元,毛利同比增长22%至708.4亿元,期内盈利则同比增长四成以上达到270.23亿元。

百度京东费用占比降低,利润增幅强劲

相比前两者,曾与阿里、腾讯并称为BAT的百度,今年第二季度的成本和多项费用均有所增加。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百度的销售成本达到162亿元,同比涨幅为7%,这主要是是由于内容成本及流量获取成本增加。

与此同时,百度第二季度的销售及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63亿元、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其中,销售及管理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渠道支出及市场推广支出增加所致,而研发费用的变动则主要是由于支持文心一言研究投入的服务器折旧费用及云相关费用增加,部分被人员相关支出减少所抵销。

尽管百度的成本、费用整体呈现出同比增长的趋势,但按占收入的比重来看,百度销售成本占收入的比重、营业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51%、35%下降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47%、34%。

基于前述情况,百度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至341亿元,毛利同比增长23.58%至178.89亿元,净利润则同比增长约五成达到53.09亿元。

京东本季度的成本、费用情况,则与百度颇为相似。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京东的营业成本高达246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317亿元相比涨幅为6.4%。

费用方面,京东第二季度的履约开支由去年第二季度的163亿元增长2.3%至今年第二季度的167亿元,营销开支由去年第二季度的95亿元增长16.7%至今年第二季度的111亿元,研发开支由去年第二季度的40亿元增长1.1%至今年第二季度的41亿元,一般及行政开支由去年第二季度的23亿元增长1.5%至今年第二季度的24亿元。

尽管京东的前述这些费用同比均有所增长,但进一步计算可知,京东前述部分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却在本季度出现下降。比如,京东履约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第二季度的6.1%下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5.8%,研发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第二季度的1.5%下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1.4%,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第二季度的0.9%下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0.8%。

虽然受到推广活动支出增加的影响,京东营销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从3.5%小幅上升至3.8%。但整体来看,降本增效仍助力京东本季度业绩实现增长。今年第二季度,京东营收达到2879.31亿元,同比实现7.6%的增长。同期,京东414.33亿元的毛利实现15.43%的同比增长,而京东的净利润增长更是十分强劲,69.23亿元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71.83%。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爱奇艺、快手陆续盈利

互联网公司纷纷高举降本增效旗帜的背后,无疑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战略规划有关。在降本增效等一系列的调整之下,不少公司甚至已经从亏损泥潭中走出。

去年第四季度,爱奇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盈利,报告期内录得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3.04亿元。今年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爱奇艺再接再厉,连续两个季度继续保持盈利态势,分别斩获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6.18亿元、3.65亿元。

进一步拆解得知,今年第二季度,受到内容成本上升的影响,爱奇艺的收入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至58亿元。而爱奇艺的毛利,从去年第二季度的14.09亿元上涨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20.28亿元,同比涨幅高达44%。与此同时,爱奇艺的毛利率也从去年第二季度的21%上涨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26%。

由于营销支出增加,爱奇艺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达到9.7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环比下降12%。由于人员相关薪酬费用减少,爱奇艺的研发费用同比下降9%至4.39亿元。整体来看,爱奇艺第二季度的营业费用控制在了14.18亿元的水准,同比上升10.54%,环比有所下降。

由前述数据可知,爱奇艺本季度的收入成本、营业费用的同比涨幅均在10%左右,这一涨幅明显小于其营收17%的涨幅,借此爱奇艺整体的盈利情况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其营业利润率从上年第二季度的2%上升至今年第二季度的8%。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爱奇艺本季度部分成本和费用呈现出同比上涨的趋势,但从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指标的上升可以得知,相比以前,爱奇艺将钱更多地用在了刀刃上,争取每一笔钱都尽更大可能地产生回报。

和爱奇艺一样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快手,也紧随爱奇艺的步伐摆脱亏损泥潭。今年第二季度,在短视频赛道深耕多年、并抢先抖音一步登陆资本市场的快手,终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盈利。

据快手日前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快手录得营收277亿元,同期快手的期内利润达15亿元,这是快手自2021年在港交所上市以来,首次实现集团层面利润净额。

快手的盈利,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降本增效的努力。由于有节制及更有效地控制用户获取及留存支出,今年第二季度,快手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2年第二季度的88亿元减少1.4%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86亿元,其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2022年同期的40.4%下降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31.1%。

快手本季度的行政开支,则由2022年同期的9.56亿元略微减少1.2%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9.45亿元。此外,由于雇员福利开支(包括相关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减少,快手的研发开支则由2022年同期的33亿元减少3.9%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32亿元。

降本增效成大厂共识

事实上,此前受到包括疫情等在内的众多因素的影响,互联网行业整体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当互联网流量见顶、营收增长遭遇瓶颈等挑战接踵而至,各家公司便不得不想办法开源节流。相比以前激进的扩张策略,大厂们花钱变得愈发谨慎,能省则省。

对于降本增效策略,各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高层们几乎都保持了高度一致的态度。在阿里的一次财报会上,时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张勇就曾指出,降本增效、成本优化不是一个单独的财务措施,是跟整个战略选择、对环境的判断和对阶段战略取舍的高度有关系。

在去年11月强势回归的内部会议上,刘强东重申“成本、效率、体验”的经营理念,亲自为京东指明了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在2022年年底举行的内部员工大会上,腾讯一把手马化腾也曾言辞犀利地表示,“(公司)很多业务该砍就砍掉,不要留恋,未来还需要继续加强和坚持降本增效”。马化腾还指出,与付出的管理成本和精力相比,腾讯非核心业务铺得太多并不划算。

在同月百度举行的内部直播中,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坦言,“百度很多新业务都在亏钱,那么时间长了之后,大家觉得亏钱是理所应当的”。李彦宏对此表示,百度已经开始调整,毛利比收入更加有质量,同时李彦宏还强调关注经营利润,“有些业务虽然有毛利,但把研发和各种什么费用一减掉,还是亏的。短期说亏是因为高速成长是行的,但是长期来讲是不行的。”

在今年2月发布的《致投资人的一封信》中,爱奇艺CEO龚宇则提到,公司一方面将聚焦主业,砍掉或收缩非核心业务,减少非必要投入;另一方面,更加专注于加大头部原创内容的投入,减少投资低投入产出比的内容。

大佬们的表态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切实反映在了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层面。公开资料显示,阿里2022年先后关闭了阿里旺旺群聊服务、采源宝、友啥、礼发发,天猫正当红、活力营、精彩盒等;腾讯关停了QQ堂、小鹅拼拼、企鹅电竞、VUE VLOG、快报、看点App、掌上WeGame、搜狗搜索App、花藤等;百度关闭了Wonder、看多多、音磁、一局、快照、糯米等;京东关闭了京东金融App青春版、东东有鱼,解散京喜,众筹暂停运营;近期,爱奇艺则被曝旗下VR公司“梦想绽放”业务已经停摆……

有分析认为,随着疫情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渐消退,互联网行业整体逐渐回暖。不过,经历过特殊时期的大厂们在感受到降本增效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后,便很难舍弃掉好不容易养成的“节俭”风气。即便大厂们接下来在营销、研发等方面的支出或许会比此前更多,但他们会更加考虑每一笔支出的性价比。

但如果一味强调性价比,而缺乏对战略性创新业务的投入,则可能会错失重大发展机会。

       原文标题 : 利润跑得比营收快,BAT“省”出好业绩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