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丨2024企业出海如何不掉队?

霞光社
关注

整理 | 刘景丰

 “出海”是2023年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超过60万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放到海外市场。而到了2024年,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速:跨境电商成为外贸企业发展新动能,新能源汽车走向拉美、澳洲等更广的市场,互联网应用深度融入海外生态,乃至越来越多餐饮消费品牌也加快海外扩张步伐。随着出海的主体更加广泛、市场急速扩展,高质量出海也成为今年两会上的风向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质量发展被多次提及,针对电商平台有“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针对“一带一路”合作则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与此同时,多位代表、委员也在两会建议提案中,从跨境电商、新能源出海、文化出海、数据跨境、合规出海等多个方面,为未来的中国企业出海给出指导性建议。看清政策,看清风向,才能安心出海。霞光社根据二十余位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梳理了2024年两会上的出海关键点: 

借跨境电商,拓展出海新市场 

新能源车出海,走向“高质量” 

工艺、网文、短剧,多形式文化出海 

数据跨境,亟待机制 

完善出海服务,让民营企业“出海”更有底气

2024年一开年,跨境电商就成为出海人的热门话题。不管是TikTok Shop、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定下的惊人增长规划,还是AliExpress(速卖通)等发起的模式变革,都给新一年的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想象。2024年,或已成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之年。但与此同时,合规运营、健康成长也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以下,是代表委员的建议:

支持香港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拓展香港与内地跨境电商合作;将香港定位为“丝路电商”的国际合作平台,支持香港业界把握国家“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机遇,为业界参与先行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方便。

加快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争议解决机制;建设中国—东盟橡胶产业合作区。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探索搭建数字经济国际规则体系,打造“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新高地;出台系列促进跨境电商高效通关、阳光化发展、便利化融资的服务措施,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引导大湾区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借跨境电商开辟增长新模式,拓展出海新市场。

202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中国汽车,不仅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受欢迎,更是打入欧洲、澳洲等发达市场,并进军北美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已撕掉过去只耕耘中国市场、做低端车的标签,正在成为事实上的“全球化汽车公司”。为此,“高质量”就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的新命题。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从优化监管、供应链出海、推进低碳、知识产权维护等维度,给出如下建议:

促进产业国际合作、统筹出口共性课题、优化出口监管机制、加强资讯及运力建设;

多举措护航出海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推动国际衔接与互认;支持打造绿色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实现供应链内协同联通;探索建立绿色电力全国交易机制,促进链主企业引领供应链绿色转型。

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二是优先促进《积分办法》与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三是建议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扶持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有规划的碳减排;四是加强数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规范化管理。

推动汽车碳足迹核算标准、方法和数据的国际互认,特别是加强与欧盟的低碳发展合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打通碳排放相关阻碍,同时借鉴欧盟先进的碳足迹核算经验,指导国内汽车碳足迹核算工作;识别有潜力且积极出海的零部件企业,特别是民营零部件提供财税和金融支持,鼓励优质供应链出海;成立国家级终端消费信贷金融平台,给予出海的自主车企信贷资金及贷款服务支持,保证自主车企在海外与外资车企竞争中没有明显的金融政策劣势。

考虑成立“中国车企出海智库”,邀请具有丰富国际化经验的研究机构,对海外经营架构、合规、融资、税收等实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政策落地和行业实践提供有益参考;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在政府专项委员会指导下,与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国家汽车协会建立长效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在东南亚、欧洲、非洲和拉美等主要区域成立行业商会,为中国车企海外运营提供必要协助;建立海外市场大数据平台,实现全球信息及时共享,减少企业重复投入。民建中央推动与欧盟等标准合作、互认,同时加强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输出;支持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建立完善专门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措施和服务机制;畅通物流渠道,推动低成本陆运方式,打造国际化物流运输平台,推动海外仓布局;四是支持电池、材料、海外营销和售后运维等企业随整车“出海”,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去年,海外短剧的爆火,让文化出海再次成为焦点之一。短剧背后,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且逐步成熟的网络文学。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文化形态,已成为文化出海的重要形式,并带动了影视、游戏、动漫等网文改编作品的协同出海,在海外形成了中华文化热。与此同时,一些侵权等行为在海外时有发生,文化出海的同时,版权保护也需要提上日程。以下,是部分代表委员的相关建议:

政府搭建平台鼓励民族手工艺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出台政策,鼓励民族手工艺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合作;支持民族品牌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文化走出去;建议责任部门在每年进博会期间增加民族手工艺品牌参与展示,推动民族手工艺品牌与国际品牌相互间的合作,让国际参展者对中国手工艺有更多的认识,推动广泛的合作;建议有关宣传和对外交流部门加大民族手工艺走出去的宣传。

建设一个全球的IP产业链,和国外共同携手推动网文IP的开发,让更多的优秀作品以实体出版,以有声、动漫、影视、游戏以及衍生品等多种形式走向海外市场;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指导与协调作用,持续完善跨国版权保护机制。

鼓励微短剧出海和国际化,在政策上对微短剧出海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举办相关国际性微短剧展映展播以及其他国际性活动,让微短剧的海外发展更为顺畅。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逐步深化,数据跨境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无论是电商直播、游戏泛娱乐出海,还是智能汽车、AI,亦或是金融服务,都涉及数据的跨境。而数据,已经成为当下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且只有在交易、交换中,数据才能产生价值。

如何既满足数据跨境交易的需求、又能保护数据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数据跨境的一直缺少明确的规范。今年,中央网信办正推动《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出台。以下是部分代表委员的建议:

制定发布《重要数据认证指南》以及《豁免申报数据出境的负面清单》;建立数据跨境流动跨部门协同机制;大力探索离岸数据中心建设。

加快建立发展与安全相协调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体系,积极探索建立跨境数据流通交易机制;加快试点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发展数字贸易和国际数据产业,探索建设离岸数据中心和离岸数据交易平台。

开展国家数据跨境安全流通试点,并探索建立非重要数据的白名单制度;设立国家数据跨境安全快速审查通道。

过去,“出海”从来没有成为一种确定性方向。出海,只不过是企业在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和策略。但当下,企业出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股潮流,确定性和信心,是企业出海的最重要保障。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已经注意到中国企业出海的大趋势,新一轮企业出海面临的是新环境、新基石和新机遇。不过,随着产业链出海,很多企业到了全球的不同区域,既要满足不同市场适应性要求,也要满足不同行业的合规要求,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出海成本和不确定性。因此,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就出海合规、出海服务等提出多项建议,让民营企业出海更有底气。

构建“出海”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让民营企业“出海”更有底气;完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便利民营企业统筹境内外资金划转和使用;推动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企业“走出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设立海外投资基金,优化对外投资贷款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海外投融资成本;在海外创建面向民营企业的园区,支持民营企业创建国际研发中心,引导民营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驻外机构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加大当地营商环境、产业政策等权威信息的梳理引介,加强对相关出海企业的合规性指导;在人才落户海外中企的过程中提供更多便利,例如签证的办理、有效时长等;在严谨审核企业出海资金属性和资金用途的前提下,为产业链出海所必需的专项资金提供一定的时间与额度上的便利性;在充分监管的前提下,保护企业出海资金,让产业资金用到实处,平安出去,安全归来。

加强中小企业海外拓展服务的组织引导,组建中小企业海外拓展服务机构,从国家层面支持中小企业海外拓展;整合国家有关机构和资源,积极探索提出各类支持举措,如为中小企业提供出海投资前的辅导培训、设立中小企业海外发展专项资金贷款、建立海外发展援助平台等。

切实重视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在保障司法主权不动摇的前提下,准确运用国际规则、国际惯例;加强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和人才队伍建设,在涉外的情况,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必要时可以设立联席会议机制解决突出问题。

增加国家层级行业协会的国际化功能,引导和服务企业走出去。推动国内行业或者企业走出去,比如行业协会可以主动参与国际技术交流,与国外商会对接,带领企业组团出海等。

民建中央

构建涉外法律服务体系,打造若干涉外法律资源高度集约、企业办事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推进涉外纠纷多元化解,成立专业涉外纠纷调解委员会,并探索引入外籍调解员“以外调外”,形成“律师+外籍调解员”的调解员队伍;

构建全链涉外法治支撑,建立健全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制度和机制。

完善和提升干线铁路、港口、干线公路、黄河航道、区域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陆向方面,要建设衔接顺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在海向方面,则要打造便捷高效的出海口,整体形成横贯东西、内畅外联的“南北双通道”总体布局;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从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们的建议提案,“出海”无疑是2024年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而高质量、更扎实地出海,也成为企业出海的新主题词。随着规范加深,相信未来,民营企业出海一定会更有底气。*如对出海政策感兴趣,欢迎进入“中国企业出海政策信息交流群”,一起关注交流出海政策。

       原文标题 : 两会观察丨2024企业出海如何不掉队?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