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达拉响警报:刚失“第二”又遇“争三”

深蓝财经
关注

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吴瑞馨

在经历快递滞留、网点关停跑路等舆情风波后,2023年韵达全年实现营收449.8亿,同比下滑了5.17%,是上市快递公司中,唯一一家营收下滑的。而进入2024年,韵达快递依旧水逆不断。5月18日,韵达发布4月快递服务主要经营指标快报显示,本月韵达快递服务业务收入39.22亿元,同比增长10.88%,完成业务量19.17亿票,同比增长31.75%。

不过,营收、业务量增长的同时,韵达快递的单票收入却在持续下滑,其单票收入下滑了15.64%至2.05元。而此前的2024年Q1,韵达快递服务单票收入为2.20元,同比下滑了15.92%。韵达“以价换量”的同时,市场份额却在不断下滑。2021-2023年,韵达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6.99%、15.92%、14.28%。不仅市场份额被圆通赶超,从原本的“第二”变成“第三”,甚至连第三的地位也被申通虎视眈眈。与此同时,今年4月央视又曝光韵达义乌一加盟网点违法售卖退件的问题,不仅反应出韵达对新规执行未到位,也暴露出韵达在此前高速扩张,对加盟网点缺乏临精细化管理的难题。

事实上,随着早些年韵达的高速扩张,韵达对网点加盟商的管理一直没能跟上,近年来基层网点频频出现乱象,韵达对此也仅仅是“以罚代管”,“每年光是的罚款的收入就高达上亿”。尽管去年韵达就意识到了问题并开始着手改善管理。但央视这次的曝光也意味着,韵达对网点的管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而韵达加盟商和网点、门店数量在最近一年多时间的暴涨,给韵达的管理带来新的考验。

1

韵达痛失“第二”宝座

背后还有申通虎视眈眈“第三”

“三通一达”一直稳稳占据了快递市场份额的前四。但在去年全国快递业务回暖的背景下,行业普遍营收都在增长,却有一家快递公司营收逆势下滑。它就是曾经的市场份额第二的韵达。财报显示,2023年韵达实现营业收入449.8亿元,同比下滑5.17%,是去年快递上市企业中唯一营收下滑的一家。从具体业务来看,韵达的快递服务、物料销售和其他收入三大板块营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营收占比达96.22%的快递服务收入为432.83亿元,同比下降3.72%;占比3.68%的其他收入16.54亿元,同比下降31.42%;占比0.1%的物料销售收入4571.84万元,同比下降29.66%。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受益于全国快递市场回暖,韵达的业务量也实现了增长。2023年韵达快递的业务量为188.54亿件。此前的2021年和2022年,这一数据分别为184.02亿件、176.79亿件。业务量增长了,营收却下滑了,这是什么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单票收入下滑了。受快递行业价格战影响,为了以价换量,行业单票收入普遍持续下滑。其中韵达的单票收入在加盟制快递公司中下滑最为突出。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韵达快递单票收入从2.75元下滑到2.24元。2024年4月,韵达快递服务单票收入进一步下滑到2.05元。而最近刚公布的4月数据中,韵达虽然业务量增长亮眼,但单票收入却也是下滑最大的一家。

对比通达系几家上市快递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数据,韵达虽然营收规模一直保持在400亿以上,稳居第二,但其归母净利润和毛利率来看,却仅好于申通。不仅如此,申通近三年的营收、净利润和毛利率都在高速增长,反观韵达,近三年不仅毛利率增长缓慢,去年营收还出现了下滑。

更严重的是,韵达的以价换量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业务量虽然在增长,但市场份额却反在持续下滑,从2021年的16.99%下滑到2023年的14.28%。其中2023年还被圆通反超,市场份额从第二,下滑到第三位。

不仅如此,曾经加盟制快递公司的“老大哥”申通也在虎视眈眈,紧盯“第三”位置。近几年申通持续发力,市场份额不断增长,从2021年的10.23%增长到2023年的13.26%,与韵达的市场份额缩小到了1%,业务量差距仅为13.47亿票。进入2024年,申通还在对韵达步步紧逼。今年以来,申通和韵达还在竞相降低单票价格,以价换量,从最新的4月数据来看,申通和韵达的单票收入都已经降到了2.05元。从一季度数据来看,申通快递一季度营收实现101.32亿元,增速均在15%以上;而业务量持续修复明显的韵达一季度营收仅同比增长7.71%,录得111.6亿元。市场份额一路下滑,不仅被圆通赶超,失去第二的宝座,还被申通追赶,第三的地位也岌岌可危。韵达,真的有点危险了。 

2

管理乱象不断,

以罚代管 年罚金过亿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同时,韵达快递去年以来又负面频出,乱象不断,暴露出其加盟制高速扩张下埋下的隐患。曾经韵达的加盟商高喊着:“服务时效学顺丰、揽件口碑超圆通、警钟长鸣防中通,引以为戒看申通”的口号,如今却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从去年开始,韵达就频频被曝出快递滞压、退件丢失、快递员电话打不通、甚至网点跑路的负面消息。

几乎把上述口号中的雷踩了个遍。进入2024年,韵达的乱象并没有好转。今年4月,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韵达义乌北苑营业网点“快递变‘盲盒’”,涉嫌违法售卖退件的乱象。据报道,部分网点私自将本应退回商家的快递以“一元一斤”的价格进行售卖。随后,义乌邮政管理局会同公安等部门连夜组织调查行动,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也就此约谈韵达快递总部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在微博上搜索“韵达快递”关键词,可以看到近期依旧有不少网友反应和吐槽快递丢件、配送不及时、不送货上门、私自放驿站等问题。此外,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目前为止,韵达快递的投诉量共计高达10万余条,仅最近30天的投诉量就有1047条,平均每天就要被35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快递新规刚刚开始正式实施。显然,韵达对新规的执行并未到位。这直接反映出来的,是韵达快递这些年高速扩张,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背后,对加盟商管理的缺失。据了解,韵达采用“枢纽转运中心和干线网络自营、终端揽派加盟相结合”的网络化运营模式。总部仅负责快递分拣和干线运输,揽件和派件由加盟商负责,总部按区域分给加盟商,加盟商再统一将区域分割给不同的网点承包,最终形成多级加盟。而在这样的层层分包之下,管理就成了麻烦。

而韵达总部通常是采取粗放式的“以罚代管”,只要消费者来投诉,就直接对网点加盟商罚款。此外,由于总部掌握定价权和管理权,近年来的价格战下,韵达持续降低单票价格,这个压力最终都层层传导给了基层的网点和快递员身上。随着盈利能力走低,“以罚代管”向下传导的现象也愈发严重。早在2022年就有媒体报道称,有人承包韵达快递服务站一个月,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却收到韵达公司13万元罚单,当事人认为快递公司给他们的账单中有许多罚款理由子虚乌有。

无独有偶,最近网易财经《锋雳》的一篇报道也指出了同样的问题:多位韵达快递服务站老板反映,韵达“以罚代管”现象严重,消费者一旦但电话来投诉,就会对网点加盟商罚款,有些网点甚至会通过信息不对等的方式去约束或加罚快递员,由于就就有曾经投资过韵达网点的业内人士透露,“韵达靠罚款一年营收就达几个亿”。这或许就是韵达能去年在营收下滑、单票收入持续下滑的同时,净利润却能奇迹增长9.58%至16.25亿元的原因之一吧。在“以罚代管”之下,不少基层网点加盟商亏损严重。近几年,韵达的加盟商也开始“逃离”了。2022年中期韵达在全国拥有3850个加盟商及29844个网点及门店(含加盟商),相较于2021年,半年减少43个加盟商和2430个网点及门店。

不过,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韵达的加盟商又突然猛然增加,到2023年猛增至4,851个,网点及门店更是暴涨3倍达到9.3万余家。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韵达开始频频被曝出加盟商跑路、导致网点快递挤压的乱象。对此,虽然韵达在年报和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韵达持续优化网点考核机制,改善服务流程,精简考核指标,切实减轻网点负担;同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加盟商的管理赋能。4月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网点进行业务培训,提升网点服务能力。但正如中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的那样,加盟商网络修复需要时间。但如今快递价格战持续激烈,“争三大战”一触即发,前面刚刚超韵达的圆通,还在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以稳固“第二”的宝座,后面的申通也正以极快速度缩短与韵达的业务量差距。留给韵达的时间,似乎已经不多了。

       原文标题 : 韵达拉响警报:刚失“第二”又遇“争三”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