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势不可挡

消费钛度
关注

3月18日,被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称作“史上最强年报”--小米集团2024年全年财报出炉。2024年,小米总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0%。过去一年,小米在“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协同效应的强势驱动下,旗下业务多点开花,手机、汽车、大家电等业务均实现强劲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AI技术加速演变的当下,小米将加大对AI技术的研发投入作为业务增长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将AI深度融入产品与服务中成为小米的重要战略目标。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人车家全生态系统扩展及核心策略投资下,小米有望逐步构建起一个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多元化生态体系,助力其在汽车、智能家居等多个新兴领域开辟新增长点。

各业务协同发力

财报显示,小米集团第四季度,总收入达到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为90亿元,同比增长90.4%。经调整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长69.4%。

2024年全年,小米净利润为236亿元,同比增长34.9%。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1.3%。

其中,手机业务仍是小米的营收主力军。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实现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21.8%。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这一创新业务表现亮眼,贡献收入328亿元。尽管小米汽车板块仍处于投入期,全年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但其收入规模已超过部分新势力车企首年表现,Xiaomi SU7上市仅9个月,首年交付量即达136854辆。在此基础上,小米还将全力冲刺2025年小米汽车交付35万台的目标。

为提升小米汽车的交付效率,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目前小米汽车正在做两方面的努力:第一,通过内部挖潜,改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第二,联合供应商伙伴提高产能,前段时间小米召集100多家供应商开了一个动员会,希望与供应商一起帮助小米提高产能。同时,小米内部也在同步推进新车型小米YU7的进展。

此外,2024年,小米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达9.05亿台,增长22.3%,反映用户生态黏性增强。互联网服务业务营收85亿元,占比9.1%,毛利率77.5%。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至A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用户数同比增长26.1%至1830万。

财报发布后,小米集团的股价迎来上涨。截至收盘,小米集团股价上涨3.32%,市值达到1.45万亿港元。

高盛研报指出,小米集团2024财年第四季度业绩超预期,收入同比增长49%,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0%,均高于市场预期。高盛认为小米增长势头良好,上调小米2025财年—2027财年收入和净利润预测,目标价升至63港元,给予“买入”评级。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凸显

营收突破3000亿关口并创下历史新高的2024年,也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正式启动的一年。

2023年10月,小米宣布将核心战略从“手机×AIoT”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这一新战略旨在以人为中心,将人、车、家全生态有机整合,打造从个人设备、智能家居到智能出行的智能世界;2023年12月,小米汽车正式加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小米在构建“人车家全生态”方面实现了真正闭环。

卢伟冰表示,目前,小米“人车家全生态”闭环的协同效应才刚刚开始呈现。

过去的2024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69亿台,同比增长15.7%,此外,小米在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卢伟冰透露,在2020年,中国大陆4000元-6000元价格段,小米手机占有率只有5.6%,2024年则上涨至16.8%,也就是说5年之内小米获得了翻倍的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增长同样强劲,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达到1041亿元,同比增长30.0%。其中,智能大家电业务如空调、冰箱与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空调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成为小米2024年度IoT业务中的营收“主角”。财报显示,小米空调在2024年出货量达到680万套,较2023年的440万套再次大幅增长50%。

“2025年小米大家电的增长率还会超过50%。2024年小米空调位列市场第4名,2025年小米要做第3名。我们最近也提出来要到2030年,我们在中国市场空调里面做到数一数二。”卢伟冰称。

实际上,在2024年,小米已开始通过完善供应链来推动家电制造业的升级。2024年11月26日,小米的第三座智能工厂智能家电工厂奠基开工。该智能工厂的一期项目主要聚焦于空调品类,计划2025年11月正式投产,2026年大规模量产。

面向2025年,小米将大家电的出海进程写入规划中。“2025年将是小米大家电出海元年,小米将率先让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走向海外。”卢伟冰表示。

加码AI、冲击高端

在汽车、手机以及智能家居设备业务之外,小米还将全力加码发展AI技术突破。财报中提到,2025年,小米将全面拥抱AI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将最新的AI技术镶嵌在其产品业务中。

卢伟冰表示,在小米内部,把AI、OS和芯片三块列为小米未来核心的能力和技术。小米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达300亿元,其中AI及相关业务投入占比约四分之一,为70亿元-80亿元。该研发的核心任务在于,小米需要2年-3年时间对澎湃OS进行AI重构,最终实现真正的AI OS。

目前,小米最新大模型为MiLM2,已经在小米澎湃OS、小爱同学、智能座舱、智能客服中开始应用落地。“小米做AI有非常重要的优势,我们有丰富的设备、用户和场景,对应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在AI算力之下会发挥非常好的效果。”卢伟冰表示。

卢伟冰认为,从短期来看,小米要做好4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AI的基建;第二,做好AI相关的技术,包括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第三,做好基于AI场景和AI产品,如超级小爱、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等;第四,用AI不断提升内部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以来,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明显向高端化转变,在这一市场背景下,手机高端化升级成为了小米的业务布局重点之一。

在今年1月举行的小米集团高端化战略研讨会上,雷军明确了面向未来5年的新目标:第一,从高端到超高端,目前手机4000元-6000元档还属于高端产品的入门档,未来会冲击6000元-8000元,甚至是8000元-10000元档;第二,从手机、汽车拓展到未来的全生态;第三,要从中国要走向全球,今年小米启动了国际的新零售。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手机层面实行高端战略下,小米有望从过去的“性价比”品牌转变为更具科技感和品质感的品牌。此外,AI技术的加码将进一步为手机产品的智能化赋能。

       原文标题 : 小米,势不可挡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