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最近不太顺丰,先是被爆出拒赔保价快递,其次又被爆出疑似员工集体离职,在双十一后的敏感节点之上,顺丰频频以不良形象刷屏,着实不是好事。但顺丰在其他方面的动作却再次引爆了热点,11月20日,顺丰高调宣布进军办公室无人货架领域,推出“丰e足食”。在嘿客失败、电商不振之后,顺丰对零售可以说依然存有不死之心。
无人货架作为新风口,今年在资本推动之下一跃成为红海,京东、饿了么、合马鲜生等纷纷入局。目前来看,经济发达城市依然是其主要战场,而且各家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地范围。丰e足食以初级阶段的姿态进入,显然要面对诸多挑战。
一、强敌林立,丰e足食如何站稳脚跟?
对顺丰来说,入局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几座行业大山,果小美已经与番茄便利合并、猩便利也收购了51零食。虽说目前无人货架在经济发达城市的市场距离饱和还有一段时间,但是相较猩便利、果小美等行业领头羊,丰e足食是小打小闹,还是已经下定决心开始烧钱,挑战这几个年轻的行业巨头,都需要顺丰来做出抉择。
站稳脚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其他已经布局数千甚至上万个无人货架的对手来说,通过合并、布局相关业态等手段,规模效应或许已经逐渐产生,猩便利目前为止已经超过3万个无人货架点,并且正在着力构建一个完善的供应链生态,加大力度提升技术赋能的比例,而果小美刚刚获得超3亿元融资,正处在扩张风头之上。
在这个时段进入无人货架领域,丰e足食承担的只有追赶者的角色。一方面,顺丰要加大资本投入力度,以不断的扩张来从规模上追赶这些前辈们;另一方面,顺丰还要不断对自己的模式作出调整,以最快的速度优化成本,以便更早触及盈利门槛。
在零售行业碰壁多次的顺丰,是否还能安心地烧钱来打这场硬仗。对于猩便利、果小美等行业实力选手来说,他们目前的主要战略就是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以尽快形成自身的壁垒优势。顺丰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实习生,恐怕要面对的未知困难远比现在想象的要多,况且这个行业内的不少头部玩家已经进入第二甚至第三阶段的发展,顺丰在初级阶段能够爆发多大的潜力,恐怕要捂紧自己的口袋然后再考虑怎么走下一步了。
二、模式初级,丰e足食能否走上差异化之路?
细观无人货架领域,在资本推动下,行业内的模式已经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开始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比如易果生鲜联合哈米在办公室开卖生鲜,在SKU上打破了传统零售快消品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了市场,对白领们来说,差异化的选品与他们消费需求的升级相吻合,比如小龙虾等热卖品。
再如果小美和番茄便利合并后开始拓展办公室以外的场景,而便利峰也从便利店走上无人货架之路,最近更是高调招聘BD、城市经理等职位,声势浩大。无人货架领域已经在各大创业者的搅动下迎来越发多样化的发展局面。
而丰e足食在这场华丽的表演秀中悄悄开场,在模式上显然有点力不从心。按照顺丰的介绍来看,丰e足食的模式并没有特殊性,不像番茄便利那般嵌入智能化技术,也没有像合马鲜生这样的周围便利店支撑,仅仅是简单的O2O式交易过程,顺丰小哥对无人货架到底有没有加成作用,现在还是一个谜题。模式不特殊,意味着难以逃离既有成本,包括人力、供应链、货物损失风险等。
比如在人力上,顺丰小哥是利用额外时间来运营无人货架,还是专一运营无人货架。如果要顺丰小哥挤出时间来运营无人货架,缺货现象真的就不存在了吗?尤其在走上迅速扩张之路后,顺丰的人力存量不一定能承受这种压力,一旦服务跟不上,用户体验缺失,顺丰很有可能掉队。
如果是专有运营员,那顺丰就走上了与其他货架别无二致的人力轨迹,若要打出服务差异化,按照顺丰的服务标准,成本相对还要更高。这在前期的发展中,显然是不太有利的因素。所以说,无论哪一种选择,补货模式都与用户体验高度相关。
此外,其他货架也在朝着技术赋能的角度出发,比如开发智能货架等,而丰e足食目前还是一张白纸。如果不能在前期的试运行中解决这些问题,丰e足食可能会很快面临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