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品贸易加速区块链应用,中国公司走在前列

资本实验室
关注

从历史上看,全球商品贸易一直呈集中化模式发展。在这种模式下,一个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为并不相识的贸易双方建立相互信任,并基于其提供的服务收取费用,而跨境交易的耗时费力早已成为多年挥之不去的行业“痼疾”。

现在,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介入,全球贸易系统将实现更低成本、更高透明度、更实时的交易与清算、更高的效率,以及更高的安全性。全球贸易的区块链时代正在到来,而中国企业已经在这一进程中走在前列。

2017年底,中化集团宣布实现国内首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原油进口交易试点。

全球商品贸易加速区块链应用,中国公司走在前列

几个月后,也就是2018年4月,该集团宣布下属中化能源科技公司针对一船从中国泉州到新加坡的汽油出口业务,成功完成了区块链应用的出口交易试点。

这是全球第一单有政府部门参与的石油贸易区块链应用项目,也是全球首例包含了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所有关键参与主体的区块链应用。

上述行动标志着中化集团在能源化工进出口贸易业务领域的区块链应用全部验证成功。

此次交易试点并不令人意外,标志着智能合约与区块链技术正在加速与能源、化工、农业等全球商品贸易的融合,并将改变传统的合同流程、交付流程,乃至融资流程和保险流程。

区块链技术同样已经在农产品交易领域得到应用。

2018年1月,在荷兰银行、荷兰国际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的支持下,全球粮食巨头路易达孚和中国的渤海实业完成第一笔完全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交易。

全球商品贸易加速区块链应用,中国公司走在前列

在该项交易中,销售合同、信用证以及各项凭证都在Easy Trading Connect(ETC)平台上以数字化方式进行,文件及数据处理上的时间由原来的11到14天降低到96小时。

路易达孚公司执行总裁Gonzalo Ramírez Martiarena认为:“分布式帐本技术一直以来发展迅速,为我们的交易带来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为我们的客户和供应链上的每个人带来巨大的预期收益。”

除了化工产品、农产品,各国大公司也已经在推进能源交易的区块链应用。

Enerchain是由Ponton开发,由德国意昂集团、意大利国家电力和道达尔等公司支持的一个点对点的定单预订平台。

全球商品贸易加速区块链应用,中国公司走在前列

这一平台旨在实现从交易执行到交易清算的实时无缝处理,并以更低的交易成本,为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降低进入门槛。此外,该平台支持交易人员的匿名操作。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