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警惕!短视频沦为“低俗秀”》,对短视频领域乱象进行了批判,紧接着4月4日广电总局就对今日头条、快手开刀,而就在4月9日,有关部门下发指令,要求各互联网应用商店暂停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等四款新闻资讯类App的下载服务。
据悉火山小视频下架问题视频6020个,重置禁封问题账户3048个,快手更是“痛定思痛”,除了连续5天正向引导,还发出消息要将2000人的审核团队扩展到5000人,顺带加上了共青团员或党员优先来表明自己的认真态度。
信息流内容产品从早期的标榜用户数到如今已经齐刷刷转向内容质量的提升,而另外一边,在阅读方式上有些类似的移动新闻APP们与信息流似乎产生了共振,腾讯新闻大肆宣扬其两会优质报道,网易新闻在转为“各有态度”后大谈“内容消费升级”,新浪新闻除了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了大型专题报道《将改革进行到底》之外,还在最近搞出“大咖代言”活动,把李冰冰、王俊凯、徐小平、吴晓波、程维、郝景芳、机器人索菲亚、同道大叔、李楠说道等名人、IP拉来代言,强调品质新闻和认知升级。
看似不同的信息流内容产品与新闻APP产品,却早已有着深度的关联。
内容质量大战,新闻APP对手远不只有自己
当行业格局基本固定,新闻APP进入默认的下半程时,其竞争对象已经超出原有的范围,即充满挑战也有更多的机会。
1、新闻APP的竞争领域被“时间”放大
对互联网产品,我们习惯用产品的属性进行领域分类。例如,在内容领域,可以分为信息流产品、移动新闻产品(门户或传统媒体)、知识类产品(如喜马拉雅)以及各类垂直平台(如财新网等),此外,还有音乐、长视频等富媒体内容。
但是,随着网民总数的饱和,这意味着增量结束,所有的产品都开始争抢用户有限的时间,“时间”代替“属性”成为产品类型划定(也即竞争范围)最恰当的标准。
根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统计,信息流、新闻APP、知识产品所占用的用户时间十分类似:乘坐交通工具(上下班时)、工作闲暇(午休等)、洗手间、睡前。虽然它们在产品属性上不同,但共同的时间段让新闻APP肯定与信息流、知识类等产品直接竞争,而不仅仅 “自己玩”。毕竟,用户有限的时间,不是给你就是给他。
2、升维竞争,新闻APP从流量思维走向内容思维
进一步,根据Trustdata的数据,2017年每日打开APP数量少于10款的用户比例已经达2/3,较2016年约3/5继续增长。多数APP“活着但死了”,在艾瑞、易观等装机量统计中还存在,实际已经没有太多有效的用户使用了。
显而易见,如果要拼流量、拼月活,新闻APP与今日头条、百度信息流不在一个量级上,但是又不得不升维竞争,只能不断强化原本的内容质量优势。这方面,各家的出击方式不尽相同。
腾讯新闻依靠庞大的采编资源,在新闻主题上建树颇丰,索契冬奥会、美国总统大选、Alpha人机大战形成了完备、精准的专题报道,最近在全国两会专题上又秀了一把;
新浪新闻一方面因为与微博天然亲近的原因,内容质量带有浓厚的微博特征,在大V出产优质资讯、聚合头部新闻资讯源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另一方面新闻专业主义的传统又带来了强大、长期积累培养的编辑团队,对于内容把控、选择的经验十分丰富,由此在内容生产、阅读呈现等方面既能保证权威度,又做到与用户十分贴近而“接地气”。所谓“大咖代言”活动即是这种内容风格的强化,既有大V的权威与理性,也有属于普罗大众的新闻资讯互动参与方式;
网易新闻历来呈现出格调感,深挖态度一词,强调新闻本身带来的品质感,迎合内容消费升级的需求,陆续开放的精品阅读、原创栏目都在维护着自己的“格调”;
凤凰新闻继承了凤凰卫视冷静客观的视角,在新闻报道上与澎湃新闻一样强调内容的客观、克制与理性,上线《在人间》等栏目都是在强化自身“事实派”代言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