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滴滴出行最快下半年启动上市,已初步决定落户香港,市场估计滴滴出行市值可达700亿-800亿美元。该报道称,滴滴自上月开始已寻求上市咨询,目前正与投资银行进行上市前工作,公司暂时对所有上市方式持开放态度。换句话说,继小米以后滴滴或将成为又一个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的公司。
4月30日,港交所上市规则改革生效,正式接受同股不同权的创新型公司的IPO申请,小米是首个以此形式上市的公司。作为近25年以来的最大变革,港交所的改革政策将很大程度上释放港股的能量,同时吸引包括内地在内的多个市场的“同股不同权”及未有营业收入的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
对于有意愿登陆港股的滴滴来说,小米作为首个采用同股不同权形式登陆港股的科技公司,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具备重要的参考意义,市场消息称,滴滴正密切留意小米的上市进程,特别是招股反应,倘小米的招股反应热烈,市场气氛良好,公司将会加快上市步伐。
挑战者滴滴,200亿美元的战争
根据此前的消息称,滴滴去年交易总额介乎250亿至270亿美元,惟主要业务亏损逾2亿美元,整体亏损超过3亿美元。自2012年成立以来,滴滴一直在持续亏损的过程中,但是即便如此,滴滴依旧靠着连续不断的融资拓展其出行的版图,巩固出行一哥的行业地位。根据CVSource的数据显示,滴滴目前公布的累计融资是186亿美元,但是由于部分融资未披露,滴滴的真实融资金额应该超过了200亿美元。其资方包括了中外知名的科技巨头与投资机构。
滴滴融资一览,数据来源CVSource
而同样选择在香港上市的小米,本是美团和滴滴之前最受VC/PE支持的创业公司,其融资金额1,502,107,829美元,不足滴滴的十分之一,不可否认,在一级市场滴滴的融资能力很强,有消息称滴滴目前账上仍储备着100亿美元。2018年3月初,滴滴预计2018年其主营业务将实现盈利,净利润有希望接近10亿美元,公司整体“微盈利”。对于滴滴来说,钱似乎并不是问题。
在5月8日,BBC对滴滴创始人程维的采访中,程维说:“希望滴滴不仅仅是一家中国公司,而是一个总部在中国的全球化公司。滴滴不再以激烈的竞争和烧钱为导向,而是以怎么更好地服务用户为导向。”据程维透露,除东南亚及日本市场外,滴滴的战线还延伸至墨西哥。滴滴老对手Uber在墨西哥占有87%的市场份额,双方势必再次迎来直接对抗。除了这些正面对抗,滴滴还在当地扶植代言人,如投资美国的打车软件Lyft、印度的Ola、东南亚的Grab、巴西的99以及占据欧非的Taxify。Uber之所以成为网约车行业的巨头,一定程度上源自他们在世界各地积极夺取市场。滴滴的挑战让Uber的地位受到影响,同时加速了全球市场的竞争升级。
摆在滴滴面前的是与Uber的持续作战,并且是多边作战。与滴滴类似的是,Uber在一级市场的融资能力一样不容小觑。根据CVsource上的数据显示,Uber目前至少已经募集了超过157亿美元的资金。
Uber融资一览,数据来源CVSource
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解决对方带来的威胁,在IPO之前,双方都很难扭转亏损现状。上市意味着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和低廉的成本,这对于双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逐至关重要。根据此前的消息,Uber的上市时间初定为2019年,为了持续稳固和开拓市场,Uber在上市前选择了弃卒保车的方法,不断的甩卖其海外业务,该公司在2018年把东南亚业务卖给Grab,2017年把俄罗斯业务卖给Yandex,2016年把中国业务卖给滴滴。经过两年的甩卖后,Uber高管表示他们可以向剩余市场投入更多资金,避免继续在竞争中败给对手。
滴滴在持续融资后,选择了快速上岸寻求庇护既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早期青睐,还可以影响后者的定价,上市后滴滴的股价对Uber的定价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相对保守的香港投资者,是否能对一家仍未扭转亏损现状的公司抱有积极态度,仍需市场检验。
接战者滴滴,抢滩登陆
除了与Uber在海外市场的博弈以外,在本土市场上,滴滴的商业模式也遭到了美团的再一次冲击。从去年2月在南京试运行开始,截止今日美团打车已经上线了1年三个月的时间。在高额补贴的诱惑下,用户和车主没有任何忠诚度可言,滴滴在南京和上海都受到了美团的影响。
同为继BAT以后出现的新生代巨头,滴滴和美团的战斗已经从早期草莽英雄式的网约车补贴大战,变为了更高维度的对抗,涉及出行、外卖等业务。
美团打车上海站开站首日即遭到了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门的联合约谈。主管部门要求美团打车应当合理确定网约车运价,实行明码标价,不得有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等行为。这意味着快速抢占市场的补贴行为已经不再被政府认可。
尽管网约车新政和政府监管让美团的步伐不能像想象中迈的那么快,但是对于市场而言,美团的狙击宣告着滴滴并非无敌,甚至网约车大战还没有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易到、携程、高德的持续跟进。同样的,至今尚未进入北京市场的美团打车,说明了美团在短期内并不能扩大战果,滴滴和美团将迎来持久战。
如果不涉及对抗,滴滴和美团是两个曾经历过近乎一样发展历程的公司,甚至连背后的投资方都近乎翻版,同具有线上线下结合的属性,都是行业大战中的战胜者,都受到了资本的热烈追捧,融资能力奇强,都被行业寄予厚望,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BAT级别的巨头,同样,他们都迟迟无法实现规模化盈利,并且两家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多年好友,而双方的此次碰撞也被外界视为,向投资人讲出新故事的手段,这场看似跨界的高纬战争,其实已经展现了两个公司的未来轮廓和版图。美团的发展方向是朝着打造聚合各品类服务的电商平台,滴滴的“十年规划”,将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双方的业务必然会出现重叠。
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有消息称,美团点评启动新一轮30亿美元融资,估值400亿美元。此前,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美团点评已选择美银美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为赴港IPO做准备,预计最早2018年晚些时候完成上市。同样是香港,同样最快于2018年下半年登陆,美团和滴滴连时间都算的刚刚好。
短时间内,美团已经很难续写在美团打车登陆上海的前三天里创造的故事,即三天内分别拿下了15万、20万和30万单,一举抢占滴滴接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对于美团来说,在滴滴IPO前夕,除非美团找到了更好的方式向滴滴发难,不然美团很难再利用烧钱对滴滴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滴滴在外卖市场亦是同理。对于滴滴来讲,美团与滴滴同处于IPO的关键时刻,尽管美团与滴滴已经出现了对抗,但是双方的主要竞争对手都不是对方,在与美团的对抗还没有升级时,抢在美团IPO前登陆二级市场,对之后与美团对抗节奏和烈度的把控更有主动权。
目前,滴滴方面仍未对上市新闻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