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晚,2018年世界杯1/8决赛的一场欧洲内战,在圣彼得堡克雷斯托夫斯基体育场,瑞典1-0力克瑞士,昂首晋级八强。同样在北半球,在中国币圈,一段李笑来的录音也为这个夏天添加了些许热度。
经过调查核实,我们发现,这段总时长为50分38秒的录音的背景是今年春节期间,厦门某社群负责人(一男一女)和李笑来在私人场合下的录音,近日被人泄露出去,随即引来了不小的争议。
这段录音被泄露出去之后,圈内很多人的微信群、朋友圈都被“李笑来”攻陷,甚至7月4日下午,“李笑来割韭菜录音”一度登上了百度实时热搜榜的第三位。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这件事呢?大致有两点原因:
1.都是“傻逼”惹的祸
(1)如果你随波逐流认为价值投资是对的,你终究是个傻逼;
(2)傻逼的共识也是共识。不傻逼的人要接受这个事实;
(3)道理很简单,我知道傻逼信,傻逼众多,然后我知道我不买,别人会买;
(4)别看你现在天天骂散户这帮傻逼,就是他供养你,你骂人家干嘛。
在这段录音中,李笑来频频使用“傻逼”这个词,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对此,李笑来在微博上回应,“私下里说话的时候,脏话很多。”换句话说,“傻逼”只不过是他在私人场合的放松状态下,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再加上李笑来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在东北人粗犷豪放的语言体系里,“傻逼”这个词似乎有一些解释的注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笑来理解的“傻逼”也许与其他人不同。看他以前写的博客、书籍以及采访、演讲,很多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在李笑来的思想体系里,逻辑和方法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他常常用“傻逼”指代那些没有逻辑、思维狭隘的人,甚至有时候会用“傻逼”来形容自己。
2.个人吐槽专场
这段谈话内容涉及众多的区块链项目,包括以太坊、Ripple等主流数字货币的发展判断,以及币圈知名人士,像达鸿飞、帅初、易理华、赵长鹏等人的看法。
在币圈大佬扑克牌中,李笑来是仅次于中本聪和V神的人物,影响力可想而知。当他吐槽项目、吐槽交易所、吐槽人的时候,其实是有一种作为聪明人的优越感在里面。这种智力上的优越感,也许来自于他的童年经历(个体心理学),也许来自于他多年的投资经验和思考。
但是,总体来说,李笑来“话糙理不糙”。刨去脏话和纯粹的观点之后,我们发现,这段录音还是有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
(1)保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2)影响力是核心,流量是关键;
(3)共识是基础,项目是载体,技术是故事,社群是变现渠道;
(4)去中介化是趋势,不做纯财务投资。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韭菜眼中就有一千个李笑来。如今,李笑来本人对此事已经采取“冷处理”,只在微博上对自己说脏话进行了一番解释。但是,李笑来录音泄露事件只是圈内生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李笑来也只是圈内的一类人物的代表,任何一个生态的繁荣,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协同进步。除了李笑来,圈内有更多的致力于理念迭代、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的人在推动行业进步。该事件发生后,已经有不少人能否理想、冷静、客观的看待此事,站在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ChinaLedger技术委员会主任白硕:
“意见不合乃至利益冲突以“撕”的方式解决,说明大家处在一个缺乏监管(包括自监管)、缺乏仲裁的大环境里做事情,说明这个行业呼唤新的打法,呼唤更加面向价值的资金和更具价值的项目。价值导向越明确,干事情的团队就越有机会脱颖而出,行业发展就越健康。”
财经专栏作家肖磊:
“这个行业还处在萌芽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区块链是一个技术加金融的市场,金融市场又注重的是人气和传播性,因此营销就显得比较重要。目前看李笑来这个录音,暴露出来的是整个行业从业者几乎没有任何制衡和约束的行为方式,这个在传统金融领域是难以想象。”
我们正处于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如同互联网发展的早期,过分炒作、普遍的自我感觉良好以及对未来不切实际的期望,导致了互联网时代最具戏剧性的泡沫破灭,以及随之而来的股市大衰退。这股社会冲击波冲击了每一个中国网民的心灵。而在泡沫破灭的多年之后,互联网才显现出它的价值,互联网经济才再度迎来繁荣景象。
现在的区块链似乎也走上了互联网的老路:资本市场的过分炒作、虚假宣传,还有一些野蛮生长的代币融资行为。尽管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些乱象和风险,但是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的正向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6月2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对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进行公开宣判,在全国首次确认了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区块链电子存证的审查判断方法;
6月25日,蚂蚁金服正式上线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并且现场完成了第一笔汇款;
……
我们坐上了区块链这辆过山车,正行驶在高德纳(Gartner)曲线之上。“币圈一日,人间一年”,行业变化之快,快到人们常常忘记去思考这种变化。也许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后,再也不会有人在饭桌上提到“李笑来录音事件”。但是,今天的我们是否应该放慢脚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在这个行业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
“哲学三问”的背后,其实是思考自己在这个行业里的定位。无论是短期投资者、中期投资者,还是长期投资者,真正要做的是形成自己的逻辑,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