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网络和城市的类比
访谈主持人:Devon Zuegel(以下简称Devon)
访谈嘉宾: Denis Nazarav (以下简称Denis) Jesse Walden(以下简称Jesse) Ali Yayha(以下简称Ali)
Devon:大家好,我是Devon, 我是一位自由软件工程师和自由写手,我在旧金山这边工作,今天我将采访来自风险投资机构 a16z 的 Denis, Jesse , Ali,我们将讨论加密网络以及它的发展,还有开源网络,相信这会是一次有趣的对话。
首先,Ali最近在推特上有许多关于加密网络的讨论,其中有提到加密网络可能更像城市而不是个人或者公司,你能够详细说明一下你的想法吗?
Ali:好的,那些推特主要是讲加密网络和城市的相似性。人们经常将加密网络比作个人、公司或者珊瑚礁(这个类比很有趣),我觉得加密网络更像城市。或者相比人、公司、珊瑚礁,加密网络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有机物。
这种类比的合理性在于,加密网络是去中心化的,社区内的节点是松散联系着的,社区内有自己的共识,社区的组织也是通过共识自下而上来实施。大多数成功的加密网络项目都是这样的,比如以太坊、比特币,社区达成共识后然后自上而下由一个组织或者一群人来推动项目进展。
同样的,加密网络的兴起和衰落与城市的兴起和衰落也有相似性。因为在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组织中,比如城市,它的兴起首先要有大量的人群聚集在一起,然后建造基础设施,在加密网络中,也要有大量的人来共同确保网络的安全以及建造基础设施。
在城市中,如果这个城市的政府被推翻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城市就完蛋了,这个城市依然存在,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的组织,又会产生新政府。
但在公司里,如果公司的CEO被炒鱿鱼了,这个公司很可能就会完蛋了,当然我们可以撤换CEO,我的意思是,在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的机构中,存在许多单点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
相比之下,自下而上的组织中可以确保自己可以存续的时间更长,更有韧劲和活力,因为在这类组织中单点故障的情况要更少一些。
Jesse:把加密网络比作城市,需要将时间点考虑进去。在城市兴起之初,只需要有简单的基础设施,但城市繁荣起来后就需要每个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握好节奏,从而达成最大的共识,以便人们就知道城市将向哪个方向发展,这样人们就会涌入这个城市。比如以太坊,它刚开始只是发布了白皮书,树立了一个宏大的愿景,在那个时候,以太坊都还没有写代码,更不用说网络了,但在白皮书里已经描述了这个网络将是怎样的,这样的图景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因此它吸引了许多人投入其中,并且大家对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达成了粗略的共识。
因此我认为,在早期,有这样自上而下的宏观的愿景来指导项目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也会决定网络社区会发展成什么样,并且通过社区的努力来实现这个愿景。
正如 chris dixon 在他的博文《为什么去中心很重要》中提到的,开源网络的一个特性就是你可以把你的一个想法放在那儿,然后会有认同这个想法的开发者来继续完善这个想法。
此外,如果我们思考一下城市在兴起过程中的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者,在加密网络的发展中,加密网络的协议设计者就扮演着类似城市规划者的角色,他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的倾向和角色,而且这些人并不是受他控制的。
在城市的发展中,也会有一些顶层的设计和规划,这些规划只是引导自下而上的发展,从而产生出更加宏伟的东西。在加密网络的发展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Devon:我喜欢这样的类比,特别是关于城市规划师的类比,有太多的东西不由其掌控,但设置一些初始的条件,还是能确保事情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但有时候就算前期设定好了一些条件,在以后的发展中,比如像以太坊或者比特币,也还是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
Devon:是的,我也觉得这很有趣。但同时这种类比也有局限,比如城市一般在靠近河流或者港口的地方,人们都会自然地聚集到那儿,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社区和共识。
比如像旧金山,淘金热导致人们蜂拥而来,然后人们意识到需要污水管道系统,需要道路等等。这和加密网络的发展相比,比如以太坊,刚开始它是什么都没有,只是在早期有那样的愿景,就像自己造了一条河流。
Ali:其实像工作量证明共识就类似于江河流域,人们因为有了这种共识然后就会聚集在采用了这种共识算法的项目社区内。以太坊就像是一群人受到比特币(比特币就像加密网络里的第一座城市)的启迪与鼓舞,然后再去建造另一座城市一样。
确实,将加密网络比作城市也有一些局限性,我们可以拿这个类比作为工具去探索观念的迷宫,但最终我们需要做决定或者严谨地考虑某些事情时,我们还是需要用第一性原理来考虑这些事情。当我们思考开源网络的发展时,什么是最合理的,我们可以讨论比如说模块化 vs 整体设计。
Devon:你能详细说说模块化和更自上而下的整体设计这两种经济吗?
Denis:如果项目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我们会更加关注这种策略的完备性(beauty of top-down),就如IPod、IPhone产品真的很棒,但背后有很多产品是没有成功的。有一些天才在不断地试验和试错,最终才会成就一些非常棒的产品。
如果项目是采取分布式的策略,就像以太坊那样,刚开始只是一个宏伟的愿景,然后再分步骤一步步实现短期的目标。一个国家会有不同的城市,每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治理都有不同,但这些城市的发展都在促进国家的发展。分布式的项目可以集思广益,项目之间还会有竞争,比如比特币就是母项目,其它的加密项目基于不同的理念互相竞争。
Ali:在软件这行,我们可以讨论像UNIX这样的秉持自下而上的观念,也可以像苹果那样自上而下的垂直整合的整体设计。这是两种不同的组织方式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
Unix拥有很简单的界面和模块来不断优化,它能和其它软件很好地融合。但苹果系统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在那里就有点像乔布斯说的,我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我自己来设计、制造出来。很有趣的是,这两种策略都取得了成功。
我们关心的是,在加密网络中,这两种策略都有体现,比如以太坊就有点类似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块化的策略,但也有其它一些项目,项目方投入了很多时间独自打磨产品,然后再发布在社区内。
Devon:是的,unix和苹果都是非常成功的,你们在这两方面是怎么做权衡的呢?
Jessie:首先要有粗略共识的想法,就如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这个共识不能被一个组织或者自上而下的机构来制定,而是需要一帮机构,这些机构各自独立做自己的事情,粗略的共识需要这些机构来达成。
达成粗略的共识的过程可能很混乱或者不聚焦,因为这些组织的发展方向不同,但它们有共同的利益,偶然间就会达成共识。不过这也需要一些共同遵守的指导原则,然后去说服别人。
以太坊在发展过程中就经历过几次,比如DAO事件,到底是让黑客获得那些代币,还是为了社区更好的发展做回滚?这是个很艰难的决定。有的人认为愿赌服输,规则制定了就要按照规则办事,有的人则认为在早期,为了社区更好的发展不能让黑客得逞,应该让那些代币归还给合格的持有者。最后大家提议怎么样归还被黑客攻击的代币,而且以太坊基金会和其它一些领导都支持这份提议,最后网络中的矿工都支持这样做,但社区内还是有少数人不同意这种做法,这群人就从以太坊分叉出去成为以太坊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