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和软件领域,惯常喜欢讲的故事往往是高增长和规模性。想要让资本市场满意,这个故事被不断的强化,逐渐被被奉为“金科玉律”。在物联网领域,这个故事很难延续。就连“软件正在吞噬世界”,曾经说出这句经典言论的硅谷知名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最近也意识到了硬件的重要性。
《物联网的误区》一书中认为,物联网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其中软件、硬件、系统集成和服务都是必要环节,物联网初创企业的价值评价并不能单纯的照搬软件和硬件估值,而是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范式。
首先,软件公司的高估值由幸存者偏差造就。一般软件公司的估值可以达到其收入规模的15-20倍,这一价值乘数具有迷惑性,导致很多初创企业更愿意从软件着手,搭建自己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但是,在这个价值乘数的背后,常常被人忽略的事实是——软件也是一个极易失败的赛道,无数家初创企业并没有看到黎明便倒在了黑暗之中。实际情况往往是,虽然模块生产商、硬件设备制造商的价值乘数不高,但硬件企业的生存率明显高于软件企业。
其次,即便是软件公司,在物联网领域并不具备规模优势。我们过去认为,物联网或许可以像互联网那样,从满足一部分客户的需求入手,然后再横向扩展到相似的客户,创造出规模效益,但很多事实证明此路难通。
物联网领域的客户需求各具特色,要找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太难了。曾经有篇文章《To B的世界,并没有那么美好》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以SaaS型软件公司为例,假设一个SaaS公司每年新单收入是1000万,第二年的续订率是80%,而第三年的续订率则是90%。因为已经续过一次费的企业绝大部分会再续费,这个发展逻辑岂不完美?
然而,数据表明,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5年,这意味着很多企业即便有续订的意愿也会流失掉。即便没有流失,客户企业真的做好了、做大了,随之而来的是客户有了自建IT能力的意愿。花点儿钱做一套替代SaaS的定制开发系统,就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
最后,盯着价值乘数并没有意义,真正的意义源于创造价值。上面这幅图引自IEEE,是一幅非常经典的物联网价值链分布图。每家企业都希望游走于最“肥沃”的环节中,然而谈何容易?处于每个环节的公司,所对应的技术能力、人员素质,乃至企业文化都有天壤之别,很难沿着上下游形成自然扩展。
最佳的策略是不要贪图大市场,不要对标过去的独角兽,聚焦在某个领域,甚至专注于某类场景,创造新的范式,才有可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03不存在小步快跑的可能性
有些企业可能会想,先小步快跑的尝试一些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型)物联网项目,成功之后再做复制。《物联网的误区》书中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企业一般都会掉入PoC陷阱。
PoC是过去实施IT系统的典型思路,但这种小步快跑的模式不适合物联网。小步快跑的结局一般是不停的做PoC,一个接着一个的苦苦挣扎。当然客户可以把问题归咎于供应商,但实际上使用方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物联网项目实施,需要的是大胆布局和高层重视。
小步快跑这种思维模式的问题在于,使用方并没有充分考虑物联网对于商业模式、公司运营和组织架构的影响。而无论是模式、运营还是组织的变化,都比技术引进更具有挑战性,也更加耗时。
浅尝辄止的PoC,很难引发这些深层次的变化。
仔细分析由物联网项目引发的变化,可以拆解为7个方面:
操作流程:除非某些环节出了错,否则物联网项目至少会创建某种新流程。
业务模型:在某些情况下,物联网带来了对现有流程的简单精简。在更多的情况下,物联网完全改变了业务模型及其运作方式。
公司金融:新的商业模式通常意味着不断变化的收入来源和付款机制。
人员素质:组织内部的人员必须学会使用新技术。
合作伙伴:大多数组织正在经历一个以技术平台为核心的过程,合作伙伴的关系和类型,同步也在不断变化。
智能系统:毫无疑问,新的物联网系统功能引入了新的模块,包括设备管理、数据分析等。这些新的功能块需要与原有系统集成。
企业文化:组织内部也可能需要更改企业文化。
你一定体验过武装了最新型的IT系统,但是仍旧按照传统流程工作的银行柜员、酒店接待或者电信营业厅服务员,排队的人群有增无减。新技术并不一定总会带来效率的提升。
如果按照原有模式实施,物联网项目也有可能仍旧是“穿新鞋走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