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京东数科招股书:和蚂蚁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

深响 - 资本侦探
关注

数科和蚂蚁的殊途

仔细研究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后,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京东数科和蚂蚁集团非常不一样。

虽然二者都是从金融业务起家,都强调科技“属性”,但细究双方在业务结构、收入组成、研发投入和募资用途四个维度上的具体表现,就能看出双方实质上存在巨大差异。

业务结构是最能反映企业当下发展状况的,在这方面,京东数科已呈现出横跨多个产业的“数字科技服务”属性。

如上文所述,京东数科的业务构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和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蚂蚁集团的业务结构则主要由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和创新业务构成,这与蚂蚁集团的起家业务是数字支付,以及“阿里系”显著的平台思路息息有关。

以看似重合的“金融服务领域”为例,双方的商业模式存在很大不同。

蚂蚁集团的模式更多以平台为主,即利用支付宝这一超级流量入口,以搭建平台的方式携手众多金融机构,促成信贷、理财、保险等业务,并从中收取技术服务费。

京东数科同样有帮助机构售卖金融产品的平台模式,但占比更大的是向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招股书显示,这一业务服务于600家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证券等金融机构和1000多家资管科技注册机构,报告期各期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51%。

京东数科部分客户,图源官网

从具体业务来看,以京东数科的“金融云”业务为例,其相当于以输出“金融云”底层科技能力的方式,帮助金融机构构建底层分布式架构、符合金融级要求的PaaS平台、大数据平台、移动研发平台、风控引擎、反欺诈算法、反洗钱、精准营销、用户运营等。

除金融云外,京东数科还搭建了云端一体化的资管科技平台JT?,通过智能化的系统和工具,帮助资管机构进行跨市场、跨品种、跨机构的交易。可以说,金融云和JT?共同组成了京东数科在金融服务领域“纵横一体”的数字化模型,基于此,帮助金融客服实现“存量+增量”的双重增长。

也就是说,京东数科很大一块收入来自为机构提供解决方案,其在金融领域更像一个服务B端用户的新型技术服务商。

具体到各项业务的贡献上,根据蚂蚁集团招股书,自2018年开始,其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占比已经反超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的比例,成为蚂蚁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到今年上半年,该项占比已经升至63.4%。

细分来看,推动蚂蚁集团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微贷科技,该项业务在上半年实现营收28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17年的不到25%提升至如今的接近40%。

相比之下,京东数科的营收主力是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收入增速最快的业务则是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

由此可以看出,蚂蚁集团更聚焦于打造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而京东数科的客户类型更为丰富,覆盖TO F(金融机构)、TO B(企业)、TO G(政府)不同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都十分强调自身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根据双方招股书,2019年全年,蚂蚁集团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8%;京东数科同期研发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1%。

人力方面,在蚂蚁集团超过1.6万名员工中,超过64%是技术研发人员,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数科共有在岗员工数9989人,其中研发人员及专业人员占到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约为70%,90后员工数量占到近一半。

总的来说,京东数科的业务更多聚焦于B端,且跨越多个产业。无论是从收入结构还是资金用途看,京东数科的跨产业“服务”属性都要更显性一些。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