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将由智能来定义,助力造车新势力重塑中高端品牌格局
过去一百年,汽车的创新主要围绕一个力展开,就是动力,豪华车以动力和加速性能作为主要标志,折射的就是这个逻辑。但新能源车的出现让燃油车在动力方面没有优势可言,汽车行业需要寻找新的价值坐标。
今后,汽车的创新主要围绕算力展开,豪华将由智能来定义,本次车展,蔚来ET7、极狐阿尔法S、智己汽车LS7这些高端品牌备受关注,领先的智能化配置无疑是最大的支撑。
在这个维度上,造车新势力有先天的优势。华为、苹果、小米这样有强大智能化基因的玩家入局,很容易将ICT行业积累多年的技术优势移植过来,包括应用软件、操作系统、交互设计等。
这些玩家还有非常强大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力,这可能是未来差异化竞争的额核心。
今天,蔚来汽车的平均售价达到44万的价位,这在传统自主品牌时代是想都不敢想的,理想One则是中国自主品牌30万+价位的车型销量冠军。特斯拉则干翻了一众豪车品牌,在北美豪华车销量前十名中,其销量比后面九名的总和还要多。
李斌说蔚来短期的对手是BBA,但长期来看是苹果,值得深思。
新能源叠加智能化,是造车新势力实现品牌向上突破的最佳机遇,目前来看,造车新势力的确抓住了。
很多人说:造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新入局者必须要补上整车设计制造的短板,的确如此,但我更愿意从另一个视角去思考这个问题:科技巨头补传统造车能力,比传统车企补智能化能力要更快。
过去一百年,汽车工业已经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造车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很容易被造车新势力招聘到,造车新势力的大量人才都是从上汽、博世这些传统巨头来的,这些老司机的到来可以较快补齐新势力造车能力的短板。
但如果现在去招智能化人才,则远没有那么容易。
而新势力的研发效率更高,这后面体现的是新势力的决策能力、组织执行力以及领导者的号召力。我们还是数字说话:
下图是苹果在推出第一代iPhone后4年的研发费用跟诺基亚的对比,可以看出,诺基亚的研发支出基本都在苹果五倍以上,但依然不能挽回败局。诺基亚的研发费用一方面分散到了太多的机型上,另一方面,诺基亚的迟缓和官僚主义也让他无法追上苹果的创新步伐。
来源:上市企业年报
这是本土的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自主品牌的研发对比,基本上是一样的故事。胜利的天平已经在向新势力倾斜。
来源:上市企业年报
智能汽车将掀起资本市场的下一波超级浪潮
小米靠手机破局,打造了大量的物联网产品,体现的手机的旗舰效应。同样,今天的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旗舰物种,作为一个开启者,拉开人工智能商业化时代的序幕,会产生巨量的经济体量,占到整个资本市场估计三分之一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