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拉闸限电 这三点才是真实原因:疫情产生的蝴蝶效应?

雷达财经
关注

多位分析师认为,拉闸限电并非是在下什么“大棋”,而是由于疫情造成的连锁影响,更有国家政策出于产业长期发展的考虑。

雷达财经出品  文|张凯旌 编|深海

正值“金九银十”的生产旺季,多地区却突然出现拉闸限电,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雷达财经注意到,此次限电“打击面”十分广泛,已经从生产端蔓延至民生端。中秋节以来,不仅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集体提示风险,更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中反映,限电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沈阳甚至因红绿灯停电引发了严重道路拥堵……

有关电力紧缺的原因,外界众说纷纭,有“大棋论”认为,限电是国家的宏观战略举措,深意是为向美国输出通胀。

但多位分析师认为,拉闸限电并非是在下什么“大棋”,而是由于疫情造成的连锁影响,更有国家政策出于产业长期发展的考虑。

全国有多缺电?

“限电”、“停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并不是近期才发生的事。

2020年12月,号称“史上最冷冬天”来袭,彼时浙江、湖南、江西等多地就曾启动有序用电措施。

如浙江要求年底前,省级各有关单位办公区域在气温降到3度以下才能开供暖设备,且温度不能超16度;湖南长沙发改委呼吁全市空调一律控制在20度以下,且不用电炉等高耗能电器。

但此时的情况还只是“小打小闹”,2021年,全国各地限电力度开始层层加码。

以广东省为例,5月至今一直执行错峰用电方案,但具体的执行方式从“开五停二”到“开三停三”,现在更是要“开二停五”,佛山和中山市的某些企业甚至接到了“开一停六”的用电通知。

9月前后,限电限产政策进一步升级。云南要求工业硅、黄磷减产90%,水泥产量压减80%以上;宁夏要求高耗能企业停限产一个月;四川要求暂停非必要性生产、照明、办公负荷。有媒体统计称,已有至少16个省份出台了力度不等的限电措施。

受此影响,一大批上市公司纷纷披露公告提示限电造成的风险。

雷达财经在同花顺iFind中以“限电”为关键词搜索发现,9月以来已有20家上市公司披露相关公告。

如桃李面包,公司称江苏桃李已于9月25日至30日限电停产;此外,桃李在东莞、长春、沈阳、大连、山东、天津、丹东、哈尔滨的分公司均需要根据当地政府有序用电的相关通知积极配合限电举措。

而这还仅仅是生产端的现象。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因为小区停电,孕妇不得不爬楼梯上24楼;还有网友称,一家人已经三天没洗澡、洗头、洗脸了。

9月26日,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甚至在社交帐号发布消息称,按照国家电网要求,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的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近期会经常出现因停电导致的停水现象,望用水单位及居民及时做好储水准备,随手关闭水龙头。

不过,该公告目前已被删除,吉林新北水务回应称:“措辞不当、内容不准确,将严格处理相关责任人。”

尽管最终被证实是一场“乌龙”,但新北水务的一纸公告也揭示了目前东三省乃至全国对于限电的敏感程度。

9月26日,辽宁省工信厅在全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上指出,2021年前8月,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47%。9月10日起,辽宁外来净受入电力大幅下降,已不能满足全部企业的用电需求。23-25日,辽宁的电力供应缺口已到达严重级别。

疫情产生的蝴蝶效应

这场席卷全国多地的“电灾”有何缘由?多位分析师认为,疫情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2020年开始大规模发酵的新冠疫情,至今仍在全球各个国家肆虐,但其造成的影响,并不仅限于人体健康层面。

中电联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本就逐年攀升,已经从2016年的近5.7万亿千瓦时增至2019年的近7.3万亿千瓦时,即使疫情也没能阻止这个趋势,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继续同比增长3.1%,超7.5万亿千瓦时。

而复工复产以来,我国用电需求更是增长迅猛。2021年1-8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5.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全国有17个省份全社会用电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需求的增长背后,除国家发展的自然结果之外,也有不少外贸企业的“功劳”。

得益于对疫情强大的控制能力,中国在欧美疫情持续反复的情况下,外贸出口异常火热。特别是近几个月东南亚地区疫情的严重扩散,让很多外国企业不得不将订单放在中国,这让我国的许多公司可以拉满产能,也就导致了用电量的激增。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相关企业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2021年来,煤、钢铁、化工等原材料的价格均在水涨船高,根据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9月24日秦皇岛动力煤5500大卡综合交易价格达1079元/吨,相比2020年同期的563元/吨翻了近一倍。

煤炭对于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观研报告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全年火电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71.19%,水电占比为16.37%,其他方式占比不足12.5%。

但煤炭价格涨了,电价却不能涨,这与我国电厂的制度有关。201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对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实行“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原则上上浮不超10%,下浮不超15%,基本上遏制了电价的浮动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火力发电的电厂亏损严重,直接影响了煤炭供应,形成恶性循环,进而让电力出现供不应求。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也有观点认为煤电短缺与2020年12月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矿有关。但从数据来看,此前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在总产量中的占比仅有1%出头,即使将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全部拿来发电,也还不足以对整体用电产生太大影响。

不过,在美联储大放水催生的海量订单下,也确实存在不少因此而赚钱的企业,甚至一些被淘汰边缘的低效产能,也能实现“回光返照”。但这种外贸井喷的现象能够持续多久,目前仍然具备很大的不确定性。

9月22日,美联储已经明确暗示了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1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缩表”计划,并在12月正式启动“缩表”。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通胀持续高涨的背景下,美联储此举会让加息预期日益升温,从而也将使得“泡沫”被戳破的时间提前。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谭雅玲指出,一些国内企业看到订单需求后拼命加码产能,但却因原材料、海运价格疯涨等因素导致生产越多,亏损越多。一旦国外复工,国内产能就会严重过剩,因此从国家角度,停电限产的初衷是把控节奏,按下暂停键。

与此同时,停电限产也能倒逼企业往技术和创新方面去思考,从而淘汰粗放式发展的企业,提升高环保高效率企业的竞争优势,为将来的经济转型做好准备。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