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互联网是夜壶

数字力场
关注

不锤,就是对眼下的互联网最大的支持。

撰文 | 佘宗明

忽如一夜春风来,A股港股皆高开。

不得不说,股市兴奋点有些低,一有刺激就上头。但,有风吹才会有草动。

「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这16个字若是出自常人之口,大概率没有回响。

但从监管层传出,就不一样了。

被「信号体」的气流搅动之后,清风变旋风,在舆论湖面迅即激起不小的波澜。

罩在湖面上的霾,瞬间也被吹散。

对于「等风来」的互联网行业,温风拂面很难得。

毕竟,当下的它们太需要政策层面的善意。

而最不需要的,就是来自多方的「锤」。

某种程度上,不锤,就是对眼下的互联网最大的支持。

01  

就在前不久,网上热传两张图:

一张是全球科技公司市值TOP20变化图。

2018年,美国占11席,中国大陆9席。2021年,变成了美国占15席,中国大陆只有AT两家。

▲图片来源:福布斯。

另一张是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市值变化图。

2020年4月,苹果市值是腾讯或阿里的两倍多。到了2022年4月,苹果市值是腾讯的6倍多、阿里的11倍多,比中国40多家主流互联网企业市值总和的近两倍。

▲图片来源:金十数据。

有人对此丝毫无感:中国数字经济跌就跌呗。

有人看得触目惊心:不该扩大的差距在拉大。

如今,很多人都是「从中国社会看互联网」。但在当前形势下,人们该更多地「从世界看中国互联网」。

在「世界」观的视角下,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实力首先是中国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实力受损,也是中国的损失。

正如毕亚军老师说的,中国社会该以更高层面的大「国有」观念来看待企业,即首先以「中国的」之眼光看待不同企业,再有狭义上的国有和民营。

不能在社会需要互联网发挥稳就业、助实体的作用时,就说它们是「中国的」企业,要求它们尽到准长子之责;在互联网需要社会支持时,就说它们只是中国的「企业」,把它们当抱养的看。

在此框架下,社会各方对互联网企业可以有支持基础上的鞭策,但不该有一言不合就毒打式的爆锤。

02  

不锤不是不要监管,而是要避免将正常市场监管政治化,把监管渲染成某种「运动」。

监管是应有的,锤却是非必要的。

市场化专业化的监管当有章法,法是善治良法是法,但「锤」显然不是个法治化语汇。

按照「手里拿着铁锤,看什么都像钉子」的锤子教义,锤瞄准的是专治各种不服。

这显然不是正常态监管的初衷:一直以来,监管基调都是「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反垄断、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算法治理、游戏防沉迷、直播带货规范……对准的都是互联网行业的乱象。

可现实哈哈镜总是让它的向下传导变形。

每次监管音讯传出,有些人「总想搞个大新闻」的心态就会被激活。

他们恨不能奔走相告:这下轮到××被锤了!标题还必带「重磅」二字,解读则是朝着「大棋论」的方向延伸。

▲某财经博主在鼓吹锤爆互联网。

这些非市场化解读跟反资本情绪金风玉露一相逢,带来的画风就是满屏的「打倒××」,高级些的说法则是「一鲸落万物生」。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