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互联网是夜壶

数字力场
关注

在许多人看来,反垄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跟打土豪的光谱相近。

他们无形中将围观心态谱成了对联:

上联:原罪太深。

下联:整顿必行。

横联:锤得好。

这带来的效果就是:挨打站直的互联网企业,变成惊弓之鸟。

毕竟,在钉子眼中,什么都像是锤子。

企业怕,股民慌。就连一则「××要出大事了」的谣言,一个「马某」造成的误会,都能引发股市惊慌性踩踏,让头部互联网企业市值一跌就是上千亿。

03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网民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遭遇,只归咎于它们自己,认为它们「该奔向星辰大海,却只惦记几捆白菜」,认为它们「内卷有余,硬核不足」。

这终究是偏颇之见。如果只是网民这么想,也就罢了。可现实情况是,很多专家学者也这样看。

互联网企业有互联网企业的问题,很多积弊当纠,很多短板当补,这点没有疑义。

有问题,可以建设性地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互联网监管秉持的导向。

但就现在看,有两点批评倾向显然值得警惕:

1,把市场中出现的问题政治化。「上纲上线癖好」非但会毁掉社会的理性讨论空间,还会挤压企业的自主生长空间——在部分人的泛政治化思维下,就算企业不去踩红线,无形的红线也会踩企业。

2,以非专业思维去批专业问题。把软应用跟硬科技分置两侧,将萝卜白菜跟星辰大海人为对立,还切割科技创新与现实土壤、发展阶段间的关联,是以不科学的观念看科学。

▲另一位财经博主称互联网没价值,理由是让更多年轻人去送外卖了。

那些掉入软硬科技话语陷阱的人该意识到:硬科技也离不开软应用,软应用里也有科技创新。AI、云计算都是硬科技,哪个离得开落地的商业模式?

而发展硬科技,通常是在技术积淀的地基上搭「尖端科技」型号的房子。揠苗助不了长,助长的正确路径只能是厚植鼓励创新的土壤。

不可否认,向实、向硬、向外,的确是中国互联网的进化路径。

互联网企业以往在这些方面「缺下的课」,终归得补上——缺芯,就造芯;有些底层技术还不够实,就靶向发力去夯实。

但因为某些不足就否定中国互联网的前20年,实属无脑。

再怎么否定,互联网都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04  

网民该祛除偏颇之见,有些地方、部门也宜拿捏好节奏与尺度。

很多措施看着很合理,但合成谬误会让其显得不合理,用力过猛也会让它变得不合理。

所以要「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后造成负面效应」,还要避免反应过度带来不确定预期。

对任何行业和企业来说,监管的靴子落下,或许都是迟早的事。

它们并不怕楼上的靴子落下,怕只怕,楼上住的是蜈蚣——靴子接连不断地落下。

那样的话,它们得时刻吊着一颗心。

对互联网来说,如果说,监管本身有助于以规范减少不确定性,那监管的方式手段也应尽量避免不确定性。

重要的是稳预期。

得看到,自3月份以来,中央层面已频密释放积极信号。

不论是4月29日重磅会议中提到的「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还是「3·16会议」强调的「谨慎出台收缩性政策」,或是昨天说到的「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都在为互联网行业稳预期。

而政策面的友好,就是对「锤学」话语的一种呵斥,也是对「挺锤派」的一种痛击。

05  

值得注意的是,在积极信号发出后,有些人说「互联网也成了夜壶」。

这反映了不少人的顾虑:担心互联网只在紧急需要时被支持,过了特定时期就被漠视。

但很显然,互联网绝不能也不会成为夜壶。

夜壶没了,还有马桶、蹲坑。可在今天,谁能想象,没有互联网会怎么办?

或许有人说:20年前没有互联网,人们还不是照样过?

But,人们能退回到从前吗?习惯了「互联网+」便利性的人们,会习惯没有互联网的日子吗?

▲《半生缘》剧照。

往小了说,互联网已嵌入社会经济生活各个角落,数字生产力已改变各行各业。

往大了讲,「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前些年,互联网是帮助中国经济弯道超车的助推性力量。

而今,互联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节点上和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中,又承载起了新使命。

无论是着眼于民众生活、经济发展,还是立足于未来转型、国力竞争,互联网都不能「夜壶化」。

就算个别人想把互联网当夜壶,现实也不能答应。

06  

说到底,中国互联网过去不是夜壶,现在不是夜壶,未来也不能是夜壶。

支持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要坚持N多年不动摇。

*封面图来源:《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截图。

作者 | 佘宗明

运营 | 李玩

       原文标题 : 谁说互联网是夜壶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