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一地鸡毛

龚进辉
关注

共享单车一地鸡毛

如果盘点过去几年的创业风口,共享单车绝对可以入选,在其最风光的时候,吸引百亿资金、上百个玩家入局,其中不乏阿里、腾讯这种顶级互联网公司的加持。不过,共享单车的风口消失速度比想象中快,摔死的“猪”不计其数,就连头部玩家摩拜、ofo也未能幸免,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事实上,从2015年、2016年的萌芽到2017年的风光无限再到2018年的一地鸡毛,共享单车大起大落不过三、四年光景,却让公众大开眼界,不仅看到了创业者的投机、不成熟,也看到了巨头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及创业者与股东的竞合。到头来,共享单车的故事只剩下用户难退的押金、供应商要不回的欠款、资本悉数离场,以及苟延残喘的摩拜、ofo。

不得不说,如今共享单车俨然成为烫手山芋,无论是委身美团的摩拜还是没有找到接盘方的ofo,都逐渐失去吸引力,商业价值大打折扣。尽管尚未迎来真正的终局,但冥冥中终局早已注定:要么死要么沦为巨头棋(附)子(庸)。或许从融资推进那一刻开始,摩拜、ofo就注定无法独善其身,一地鸡毛只是时间问题。

01从巅峰到低谷

回首共享单车短暂的发展历程,2017年无疑是重大转折之年。这一年,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企业,在资本的助力下疯狂扩张,向上游供应链下单、单车投放遍布海内外,充返补贴、红包单车等营销活动也搞得风生水起。

不可否认,摩拜、ofo这种军备竞赛式的扩张,迅速为双方奠定了市场领先优势,但也埋下巨大隐患,首当其冲的便是资金压力,它们所有的扩张行为完全靠资本输血,租金无法覆盖造车、投放、运维等各项成本,缺乏自我造血能力使各自未来充满变数。

或许你会说,摩拜、ofo疯狂扩张是为了把数据打磨得漂亮,以便后续吸引更多融资。其实不然,资本是很现实的,他们不会为创业者的梦想买单,只关心投资回报。资本可以容忍被投企业一时的亏损,却无法容忍持续亏损,即无底洞,风向不对就会立刻转向,被投企业将会陷入被动状态,资本一断供便玩完,生存都是个大问题。

具体到共享单车企业,当摩拜、ofo日订单量分别突破2000万单、3200万单后,它们高兴一阵后必须启动新一轮融资,但面临尴尬境地:一方面,以双方庞大的成交规模,短期内显然无法盈利,而且残酷的竞争态势使它们不可能放慢甚至停下扩张的脚步,亏损加剧在所难免,而持续亏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是后期投资人的顾虑。

另一方面,摩拜和ofo毫无节制、无序的市场竞争,使共享单车原本靠租金覆盖成本的财务模型不成立,共享单车这桩原本能盈利的好生意变成看不到希望的烂摊子,双方合并成为最佳结局,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幕彻底化为泡影,让早期投资人累觉不爱,这也就解释了朱啸虎为何将ofo股份卖给阿里和滴滴。

早期投资人离场、后期投资人谨慎,2017年10月之后,摩拜、ofo危机开始浮出水面,被媒体曝光挪用用户60亿元押金,揭开了它们资金告急的面纱。尽管摩拜在2017年11月、2018年1月获得两轮战略投资,但要么没透露投资金额,要么没透露投资方,着实诡异。当然,它的老对手ofo日子也不好过,将滴滴三位高管赶走后,软银原本答应的15亿美元投资也告吹,只能以抵押单车的方式向阿里借款来续命。

明眼人都看得出,2018年4月摩拜卖身美团的根本原因是缺钱,有人给它算了一笔账:投放900万辆车,日订单量不足1000万单,平均每天每车一单,单月营收1.1亿元,而销售成本5.65亿,管理支出1.46亿,减值损失0.8亿,算下来净利润亏损高达6.81亿。照这种烧钱速度,投资人再财大气粗也吃不消。

ofo在去年年中成为各种版本并购案的主角、坏消息接踵而至,原因也是缺钱,为了跪着活下去,ofo走上开源节流之路。开源方面,车身广告、App短视频广告甚至在微信公众号帮微商卖“三无”蜂蜜,可以带来一定的收入,但只是杯水车薪,而大幅裁员、收缩战线(退出海外市场和三四线城市),加上车辆盗损率居高不下、运维形同虚设,日订单量持续下滑,业务形势空前严峻。

时至今日,高达数十亿元的用户押金、供应商欠款压得ofo喘不过气来,徘徊在生死边缘,如果再没有资金注入,可能熬不过今年上半年。在我看来,摩拜、ofo命运犹如过山车,从高峰迅速跌入低谷,被残酷的现实狠狠上了一堂课:有时野心不见得是个好东西,盲目追求规模效应是个坑,因为共享单车到头来还是得靠租金来盈利,这才符合正常的商业规律。

共享单车一地鸡毛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